豐澤區加快推進城市更新,近兩年分批推動26個征遷項目,累計簽約房屋217萬㎡,征收土地4096畝,征收任務占全市近一半。豐澤區在中心市區首創房票補償模式,破解“安置難”等問題。目前,共辦理授權房票1679張,其中授權購房權益1851套,房票面積15.51萬㎡,房票金額23.6億元,預計每年節約過渡安置費2000萬元,試點工作初具成效。
三個“優化”解決房票“好不好用”問題
針對傳統房票安置存在的流程復雜、手續繁瑣等問題,搭建數字管理系統,切實提升被征收人房票使用體驗。一是優化房票補償模式。制定房票使用實施細則,建立房票核發、業務辦理、使用等流程,并在原有房屋征收與補償模式上,創造性提出房票套數限制、面值限制、房票獎勵等機制,實現新舊項目征收方案無縫銜接。比如,對在簽約期限內簽訂協議并按時搬遷的被征收人,按其選擇房票補償部分面積的補償價值給予相應的購房獎勵以及10%的房票獎勵。二是優化房票管理制度。按照指揮部核發房票、房票窗口辦理業務、項目業主撥付房票資金的步驟,建立房票模擬使用模型,查找解決房票使用存在問題;委托第三方開發房票系統,按照逐級審核審批和“誰審核、誰負責”原則,把好房票“源頭關”和“兌付關”,實現征收檔案和房票使用全程數字化。三是優化房票辦理流程。設立房票專窗,在全市率先使用國標ofd電子印章、身份證讀取等技術,并開發房票管理系統和銀行對接端口,梳理形成“1辦4審”和線下原件檔案財務對比審核制度,優化房票核發、使用、兌付流程,確保安全、快捷、準確。
三個“放心”解決群眾“想不想用”問題
針對房票真偽難辨、選房不公等問題,升級最新防偽技術,科學確定選房順序,預留充足房票房源。
一是IP防偽,使用放心。將“看豐澤”logo作為房票封面圖標,并采用特殊底紋、定制紙張、透光水印、定制圖標、防偽線五重防偽技術,進一步提高房票的辨識度、代表性和安全性。二是破解難題,選房放心。依托現有房票管理系統,借助征收項目配合度計算模型,建立項目綜合動態評價體系,根據綜合動態評價指數和區位指數確定不同項目房票選擇同一房票房源的選房順序,破解不同項目房票房源選房排序難題。同時,開發“房票微信服務平臺”小程序定制房票服務和宣傳平臺,運用多種方式通知房票持有人報名選房,并統一標準嚴格按照選房流程公示房票房源、報名情況和選房方案,確保房票選房全程公開、透明。三是拓寬房源,購房放心。建立房票“房源超市”,制定“房票持有人可不受中心城區限購限制,免搖號購買指定房票房源預售商品房”政策,滿足多元化購房需求。對接中心市區新出讓的房地產用地項目,并出臺政策把剩余安置房源及二手房源納入房票房源供房票持有人自主選擇。細心指導房票持有人學習使用房票
三個“提升”解決“用得好不好”問題
針對傳統安置模式周期長、品質低等問題,推出一批熱門房票房源,進一步提升生活品質、城市品質。
一是縮短回遷周期,提升市民居住品質。更加尊重個體意愿,被征收人可從市場直接購買商品房,也可自主選擇轉讓或兌換貨幣,實現“邊征收邊回遷”,避免出現“久遷”情況。擇優提供熱門新建商品房、商業辦公等市場房源,既破解產權調換中長期面臨的房源緊張、戶型地段局限等問題,也實現被征收人均等享受商品房的居住品質。目前,全區通過房票提前安置新建商品房10.02萬㎡,存量房(二手房)6.56萬㎡。二是騰出發展空間,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后渚蓮垵、金嶼大橋、金崎片區等因控規要求,就地安置存在很大缺口,且安置用地擠占大量土地資源、出地率低,項目開發建設經濟平衡效益不高。通過房票安置模式,避免新建大量安置房的資源浪費,騰挪出更多發展空間用于產業、教育、醫療等公共功能。試點開展以來,共減少安商房建設面積18.65萬㎡。三是激活有效需求,提升房地產去化率。對比直接貨幣補償,房票安置模式能夠激活房地產需求端和供給端,鎖定購房需求在本地釋放,有效提振本地房地產市場信心,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目前,全區通過房票政策去化新建商品房1231套,存量房(二手房)674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