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豐澤區聚焦影視文化產業新賽道,精準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協同推進產業鏈條與產業生態發展,推動影視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目前,全區共有影視文化企業717家,其中省級“十佳影視創作機構”3家、“廣播電視節目經營制作許可證”企業86家,占全市比重超50%;2023年全區影視文化產業(含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作業、文化藝術業)增值稅申報銷售收入5.97億元、同比增長42.46%。
抓機制強鏈,創新平臺建設
著眼于中長期發展,從發展重點、關鍵環節、載體建設、金融支持等方面布局發展影視文化產業,力促產業規模擴大、效益提升。
一是政策引領。出臺《豐澤區促進影視產業發展若干措施》《豐澤區文化產業重點園區(基地、樓宇)認定標準》等政策,鼓勵加強影視產業園區建設,從劇本創作、前期制作、播映和影視配套服務等方面“大手筆”獎補。政策出臺以來,累計簽約67個項目、總投資263萬元,落地名導演(編劇、制片人)工作室2個。
二是機制優化。成立區級影視文化產業工作專班,細化任務清單,推行“三定一跟蹤”“一項目一專班”等模式,通過定期調度、上線小程序等舉措,提升服務質量、形成工作閉環,幫助劇組(項目)解決具體問題21個。
三是平臺賦能。高標準建設豐澤影視文化產業園,建成市級影視服務中心豐澤分中心、區級影視服務中心,形成“一園兩中心”的園區布局。先后組織(參加)2024首屆新加坡獅城國際電影節、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兒童電影之夜等國內外重大活動,多渠道推介轄區影視文化產業資源、增強特色文化標簽辨識度。
抓招商壯鏈,創新動能培育
緊盯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強化產業鏈招商、商會招商,著力提升招商實效。
一是改造一批載體。加快豐澤影視文化產業園、五一糧庫等一批影視主題產業園區改造建設,其中豐澤影視文化產業園12號樓已完成改造升級、18號樓已投入運營,正在抓緊對園區的空間改造、業態布局、活動策劃等進行規劃,爭取10月前正式開業運營。
二是引進一批項目。緊盯影視內容創作、拍攝制作、版權交易等影視產業關鍵環節,策劃生成咪咕文化和創空間、電影《警徽》系列等項目,引進泉州和影影視中心、自在互娛投流推廣服務等9個項目、總投資11.1億元,在談影視文化產業項目16個。
三是扶持一批企業。強化政策引導作用,采取“政務+市場”運營模式,配套“豐澤區影視服務中心小程序”,引入專業第三方運營公司,做好影視企業入駐、政策宣導、影視劇組在豐外景地和攝影棚協調等一條龍服務,累計對接服務劇組30多個,幫助影視企業和劇組申請(兌現)扶持資金2435萬元。
抓聯動穩鏈,創新生態優化
堅持“孵化+產業化”雙輪驅動模式,做優基礎配套、公共服務配套、營商環境,著力打造上下游企業有序銜接、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
一是激活存量。梳理轄區內適合影視文化產業項目落地的閑置空間,形成招商項目庫,跟蹤推進北峰影視酒店、金菲林影視等一批項目。同時,以豐澤影視文化產業園為切入點,完善“國企+第三方”運營模式,理順運作管理機制,區國投集團已收回6142平方米空間,將對園區進行科學規劃、系統推進。
二是吸引增量。精心打造真武廟文商旅融合發展空間,加速游客服務中心、無限自在影視道具展廳、泉州世遺文化仿真研學館等配套功能建設,在原12號樓及16號樓7—8號店,規劃咖啡、茶飲、餐廳等配套業態,提升園區企業發展、商務辦公、休閑適配度,增加園區吸引力和黏性。
三是提升質量。圍繞簪花圍、南少林、南武當(真武廟)文化IP,加強活動策劃包裝,策劃舉辦2024年海絲非遺國潮文化節,在影視文化產業園開展 “龍騰盛世一帆豐順”祭海祈福表演、海絲國潮非遺文化時尚大秀、嶄“錄”頭角漢服巡游、國潮世遺潮玩節等活動,通過線上線下雙向推廣引流,累計吸引市民游客3萬多人次前往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