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市“藍色海灣”綜合整治行動項目(泉州灣海域)順利通過省級驗收。該項目是近年來我省首個通過省級驗收的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本次省級驗收由省自然資源廳、省財政廳牽頭組織,通過實地踏勘、內業資料核查、聽取項目業主匯報等方式,經現場質詢和討論,認為該項目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生態修復效果明顯,為我省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的實施提供泉州實踐,驗收組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
項目介紹
泉州市“藍色海灣”綜合整治行動項目 (泉州灣海域)項目總投資2.96億元,2020年獲中央財政資金補助9660萬元。項目在泉州灣河口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部分區域開展生態修復,清除互花米草5026畝、種植紅樹林2722畝、修復原有紅樹林190畝、修復鳥類棲息地374畝、建成鳥類觀測監測站2座、海岸生態化改造6.2公里。
項目修復成效得到了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的充分肯定,互花米草除治和連片種植紅樹林的濕地生態修復模式獲省林業局在全省推廣;鳥類棲息地營造納入全國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和重要的遷徙路徑之一;先后有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以及江蘇省、廣東省等省有關部門來此調研考察;得到了央媒、法治日報、福建新聞等多家省級以上媒體的大力宣傳。
經過整治修復,如今的泉州灣南部晉江海域由海向陸形成了紅樹林—潮溝—光灘交錯的生態濕地、生態海堤、喬灌草植被海岸防護帶的生態安全格局,大大改善了泉州灣晉江入海口濱海濕地生態環境,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