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第一天,政策持續發力。
中國人民銀行9月1日消息,自9月15日起,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6%下調至4%。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外部環境復雜嚴峻。會議進一步要求,要用好政策空間、找準發力方向,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后,8月,圍繞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國務院及各部門密集出臺多項重要政策,持續釋放利好。
01
個稅優惠
8月,個人所得稅方面釋放出三大優惠政策,推動增加居民收入。
一是,提高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三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
這些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的提高,聚焦“一老一小”,有利于進一步減輕家庭撫養贍養負擔,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
二是,年終獎個稅優惠政策延續實施至2027年底。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規定的,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公告所附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三是,滿足相關條件的居民可免于辦理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
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居民個人取得的綜合所得,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要匯算清繳補稅的,或者年度匯算清繳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居民個人可免于辦理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
隨著個稅制度更加科學合理,老百姓的錢包更鼓,消費底氣會更足,獲得感也會更強。
02
住房新政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8月,關于保障性住房、住房信貸、公租房等,多項政策發布。
降首付比例。對于貸款購買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統一為不低于20%,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統一為不低于30%。
降存量房貸利率。自2023年9月25日起,存量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借款人可向承貸金融機構提出申請,由該金融機構新發放貸款置換存量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新發放貸款的利率水平由金融機構與借款人自主協商確定。
落實“認房不用認貸”。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此項政策作為政策工具,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9月1日,北京、上海宣布執行“認房不用認貸”政策措施。
居民換購住房個稅優惠。自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對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現住房出售后1年內在市場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對其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退稅優惠。
公共租賃住房稅收優惠。對符合地方政府規定條件的城鎮住房保障家庭從地方政府領取的住房租賃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對公租房免征房產稅。對經營公租房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增值稅。
多方面政策雖然針對的是不同群體,但目的都是為了降低居住成本,更好滿足剛性以及改善性住房需求。
03
民營經濟、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利好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切實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稅務總局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圍繞促進公平準入、強化要素支持、加強法治保障、優化涉企服務、營造良好氛圍等5個方面提出28條具體措施。
《若干舉措》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明確“誰來干”,讓民營企業明白遇到問題時“該找誰”。
同時,《若干舉措》重點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4種情形,核查招標投標過程中是否存在違法違規情形。分類施策推進企業注銷“一件事”改革。將建立不當干預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行為問題整改和典型案例的約談通報制度。聚焦經營主體訴求和關切,分批次、分階段推出有針對性的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舉措。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同時,針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創業者,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延續并優化。
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優惠,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征“六稅兩費”,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優惠,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創業就業稅收優惠等4項階段性政策在優化完善并加大支持力度的基礎上,統一延續實施至2027年底。
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利息收入稅收優惠,為小微企業等群體提供融資擔保的稅收優惠,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簽訂借款合同的稅收優惠,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稅收優惠等6項階段性政策延續執行至2027年底。
04
提振投資信心
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一系列優惠政策相繼出臺。
自2023年8月28日起,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
證監會充分考慮當前市場形勢,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機制,圍繞合理把握IPO、再融資節奏作出安排。充分考慮市場關切,認真研究評估股份減持制度,就進一步規范相關方減持行為作出要求。
同時,多項稅費優惠政策出臺,支持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包括,對個人投資者轉讓或持有創新企業存托憑證,給予個人所得稅優惠;對境外個人投資者投資經國務院批準對外開放的中國境內原油等貨物期貨品種取得的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對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轉讓差價所得和通過基金互認買賣香港基金份額取得的轉讓差價所得,繼續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等。
圖片
同時,在吸引外商投資方面,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
《意見》提出6方面24條政策措施,包括提高利用外資質量、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持續加強外商投資保護、提高投資運營便利化水平、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完善外商投資促進方式等,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
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將有效固本培元,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