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生活發出高收益財務報表之后,社區物業就成了房企都想沾邊的明星級業務,以致不少開發商紛紛爭先恐后對外釋放出要重點聚焦“物業平臺”的信號。
于是7月31日,在首創、萬科宣布為更好地管理雙方物業資源,成立新物業公司的同時,“土豪”許家印老板的恒大集團也對外宣稱,與騰訊一同成為馬斯葛的大股東,致力于攜手打造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社區服務商。
有分析人士就對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伴隨社區消費占比的提升,社區消費市場是企業逐利的方向。由此,擁有龐大物業資源的企業無疑具備先天優勢,更好助力物管規模的拓展。
不過分析認為,在進入門檻不高的物業管理行業,雖然規模較為重要,但在競爭激烈情況下,如何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綜合性平臺或更為關鍵。
“馬斯葛”對戰首萬聯姻
據了解,萬科與首創置業此次合作聯合注冊成立了一家物業公司,公司名稱為首萬譽業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架構為首創占比51%,萬科占比49%。
雙方的合作形式主要是由萬科物業管理中心將全面管理首創所有新物業的基層物業服務,為首創新項目成立私人定制“服務包”;同時,物業保值增值由首創和萬科物業共同研發服務產品。
新的物業公司將在4個月后全面接管面積為11800萬平方米的物業。其中包括:總建筑面積逾800萬平方米的首創物業、面積約11000萬平方米萬科物業。
與首創的合作,并非萬科首次在物業方面的動作。早在今年6月底,萬科就明確了其在物業發展方面的心思,并在公司董事會上通過了《關于物業服務市場化發展及建立事業合伙人機制的議案》,同意萬科物業業務通過市場化道路追求快速增長的總體策略及引入事業合伙人機制。
萬科稱,萬科物業業務未來幾年新承接項目將大部分來自非萬科開發的樓盤,但原則上不承接與萬科自身在售樓盤存在直接競爭關系的在售項目,同時鼓勵萬科物業業務通過并購與合作實現快速增長。
與萬科以自身物業謀求上市不同,恒大的物業上市路徑可以說是“借雞生蛋”,即通過收購,先有殼,再填充物業。
7月31日,馬斯葛發布公告,此前宣布擬認購公司75%股份的騰訊控股與恒大地產,將成為該公司兩大股東。其中恒大持股55%,涉資5.5億港元;騰訊持股20%,涉資2億港元,其余25%全部為公眾流通股。
據悉,騰訊、恒大此次合作,主要以恒大社區為基礎,同時面向數量巨大的國內其他社區,提供物業服務、增值服務、社區活動等服務。
萬科、恒大同一時間公布物業板塊的最新進展情況或存在時間上的巧合,但分羹“物業”的心思表露無遺,也使得以社區服務為基礎的物業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
不過,相關分析師向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對于萬科、恒大而言,二者各自優勢、劣勢都較為明顯。
“萬科在物業規模方面名列前茅,而以O2O服務平臺取勝的互聯網基因并不明顯,相反,恒大選擇聯手騰訊或能在這方面提供助力,但是恒大規模畢竟有限,且在收購馬斯葛后,若未有自身特色的物管模式,其后續擴張或也并不容易。”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萬科物管面積靠前,其已覆蓋內地61個大中城市,服務項目457個,管理面積1.03億平方米。
物業管理的規模之爭
伴隨萬科、恒大物業平臺的逐步成型,這場關于物業市場紛爭的大戲也正在上演。
目前物業拆分上市最具代表的案例莫過于花樣年旗下的彩生活平臺,也正是彩生活高額的收益讓后來者紛紛效仿,由此加劇了物業市場的競爭。
資料顯示,彩生活成立于2002年,于2014年6月30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通過內生與并購進行擴張,彩生活在管物業建筑面積、在管住宅社區數量和覆蓋城市逐步增長。
與規模增長相比,讓同行眼紅的或是其呈倍增長的收益。以2014年為例,彩生活年內總收益由2013年的2.33億元增至3.89億元,增幅為67.0%;年內毛利由2013年的1.43億元增至3.099億元,增幅為115.8%。毛利率則由2013年的61.6%增加18個百分點至79.6%。
此背景下,物業市場這塊蛋糕變得更加誘人。連一向甚少發言的央企中海也于7月6日表態,決定對其物業管理業務進行建議分拆并以介紹方式獨立上市,并將透過公司以實物分派其于中海物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予公司股東的方式進行。
對此,業內分析人士向觀點地產新媒體指出,在明確拆分物業上市路徑,開啟物業平臺發展之路后,如何做大規模營造更大盈利空間成為未來企業物業發展關鍵。而目前來看,這場有關物業管理面積的爭奪戰已悄然開始。
以彩生活為例,盡管彩生活業務呈增長態勢,但2014年末彩生活在百強物管企業中市占率仍然只有6%。
對此,潘軍在花樣年2014年業績會上表示,2014年彩生活服務面積已達到2.05億平方米,2015年底要實現3.2億平方米的服務面積,爭取在今年6月底成為全球最大物業管理服務公司。
而為了擴大規模,發展了22年的萬科物業也在今年5月首次接手管理其它開發商的地產項目。5月16日,南京地王項目——金隅紫京府就正式簽約萬科物業,合作形式為萬科物業輸出人員、體系和整個管控標準,南京萬科物業派駐人員接管項目,全權操盤。
彼時,萬科董秘譚華杰解釋稱,萬科物業的市場占有率約為0.6%,盡管規模排名靠前,但想實現更大規模的覆蓋,“就必須走出去”。
不過,在爭奪規模排名的同時,上述業內分析人士對觀點地產新媒體指出,在當前互聯網發展的趨勢下,房企如何使用互聯網思維去實現自身特色,或才是其如何從這場大戲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性因素。
(海西地產網 張喵喵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