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所在地
泉州市鯉城、豐澤、晉江、石獅、安溪、德化等
主要建設內容和規模
依托泉州:宋元中國世界的海洋商貿中心系列遺產、泉州古城綜合提升工程、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等核心項目,整合泉州海絲史跡保護利用項目。
建設年限
2021—2025
計劃總投資(億元)
50
在建/前期
在建
主要進展情況、進度目標
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泉州涉臺涉僑文物保護和展示工程已開展前期工作,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古城綜合保護提升工程、遺產展示總館提升、11個遺產點展示館項目正在建設中,計劃于2025年基本建成。
在今年3月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開幕。泉州市全國政協委員駱沙鳴、葉大波、徐西鵬、蔡金釵和呂培榕等聯名提交提案,建議設立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文化公園。
在提案《關于設立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議》中,泉州市委員們提出,泉州是海絲重要起點城市,更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中的先行區。除此,2020年“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為中國申報世遺唯一項目;泉州是世界多元文化中心、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現有全國重點文保44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名錄34個)、首屆東亞文化之都、泉州“Zaytun(刺桐)”港早在宋元時期就是馳名中外的東方第一大港(中國唯一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三個類別非遺名錄城市);永久落戶泉州的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以及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節、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的召開等,都奠定了泉州作為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文化公園(以下簡稱該公園)重要節點城市的基礎條件。
今年7月份,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一致決定將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泉州申遺成功之際,泉州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公園就顯得實至名歸了。
從目前釋放的信息看,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公園是目前泉州建設涉及區域最廣,總投資量最大的公園;也是目前泉州公開的第4座以海絲為主體的公園,之前三座分別為1069畝的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4620.45畝的海絲生態公園,以及7500畝的海絲中央公園(待建),均位于臺商投資區。
另外,在此次公布的79項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重點項目中,涉及泉州的還有總投資30億的鯉城區數字文創基地、總投資10億的晉江梧林古村落保護開發建設項目、總投資80億的臺商區八仙過海大型旅游項目、總投資10.4億的南安成功文化產業園以及總投資3.9億的惠嶼島生態休閑漁村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