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保障房突擊漲價,引起網友熱議,網友呼吁有關政府部門給出詳細的漲價依據。據悉,廈門市建設局仍按期開展選房工作,第七批保障性商品房已于3日開始選房。記者了解到,一部分保障性商品房申請戶已經放棄選房,更多的申請戶決定先選房,再考慮買不買。面對記者的采訪,廈門市有關部門始終三緘其口。
熱議:盼部門作陽光解釋
11月3日《廈門保障房價格上漲引爭議》稿件刊發后,引起網絡熱議。
網友“郭元鵬”認為,“保障房的價格不該逆價而上”,他說,保障房價格如果真的需要上漲,那也不能是讓建設局“金口玉言”,而應該是廣泛的聽證后的結果。評論員“殷建光”認為,“不怕保障房價格上漲,就怕漲得不明白”。他建議,保障房“不能光出政策,還必須出臺對相關價格認定的公示機制”。
3日,廈門第七批保障性商品房開選。媒體報道,參加第七批保障性商品房選房的申請戶共有3559戶,但選房首日,廈門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大廳的“上座率”并不高。據網友“北山”統計,截至5日,共應選房481戶,棄選132戶,棄選率達27%。來自申請戶的統計顯示,截至7日,已有1006套保障性商品房被認選。
東南銳評:
不怕保障房價格上漲就怕漲得不明白
保障房的價格不該“逆價而上”
無奈:先選房再定買不買
據相關媒體報道,本次房源全部為期房,目前只安排選房,房款繳交及銷售合同簽訂日期另行安排;此次選房不再辦理放棄選房繼續輪候,也就是說,選房人如果未在規定時間內做出選擇,或未在選房當日簽訂《房號單》和《廈門市社會保障性住房期房選房告知書》,則被視為自動放棄申請資格。
有鑒于此,記者對《直通屏山》網友進行了電話回訪,不少網友表示,先選房再決定買不買。“價格高”、“公攤大”、“戶型差”、“周邊配套設施不全”等成為棄選和觀望申請戶的主要理由。不少網友認為,漲價后的保障房“性價比不高”,擔心“花商品房的錢住保障房”。
申請戶胡女士已經放棄了選房。“價格上漲了近60%,我的家庭承受不起。”胡女士無奈地表示,除非政府有新的政策,否則自己只能棄選。
申請戶“50×× 坑爹房”告訴記者,他之所以棄選,是擔心到時候買不起房,會影響個人信譽。“選了卻買不起,國土局就有登記,5年內不能申請保障房,聽說還會影響銀行貸款信用。”該申請戶說:“感覺被欺騙了,本來首付10多萬,按揭每月1000多,漲價后按揭要三四千,壓力很大。”
網友“秋天的菠菜”過幾天就選房,他說:“選了不一定會買,視明年房價形勢再決定。”申請戶小陳則表示:“希望政府能傾聽民意,適度調低價格,選房后我們也將理性維權。”
部門:拒絕回應漲價問題
今年5月,福建省物價局官網發布《關于保障性住房價格管理》規定,核定的限價商品銷售住房的價格,一般為周邊同時期、同品質普通商品住房銷售價格的70%-80%左右,與商品住房銷售價格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價優勢。
記者了解到,位于翔安大道邊的美地雅登商品房樓盤一期售價約1.2萬元。根據規定,廈門保障性商品房購房者只持有40%的產權,按100%完全產權換算,洋塘小區售價21250元/平方米,遠高于周邊的在售普通商品房價格。
據相關媒體報道,從今年4月份開始,廈門樓市陷入低迷,雖然統計數據上均價同比還在上漲,但實際上,島外樓盤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價。
針對此次廈門保障房漲價,福州大學社會學教授甘滿堂認為:“人工成本或物價成本上漲只能帶來房價最高15%的漲幅,保障房地塊的拍賣也應享有政府的相應優惠,近60%的漲幅明顯是違背常理的。”
此次保障房的售價如何制定,能否公布標準明細?11月6日,記者再次來到廈門建設局進行采訪,該單位辦公室主任拒絕接受采訪。隨后,記者試圖通過宣傳部門進行溝通,也遭到了拒絕。
(海西地產網 張喵喵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