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水利部公布2023年度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單,德化縣云龍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在列,為我市首家。長期以來,泉州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立足各地區域土地現狀和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創建工作。其中,德化縣以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示范推廣、科普教育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因地制宜推進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建設,累計投資1500多萬元,建成總占地面積13.61平方公里的云龍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
01
因地制宜,科學布局
園區地處我國南方紅壤區,屬閩西南山地丘陵生態保護區,地形地貌與水土流失特征具有典型代表性。根據園區土地現狀,委托有資質的設計單位編制《德化縣云龍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建設規劃》,將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總體功能布局為“一軸五區”:“一軸”即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宣傳為軸線貫穿整個園區;“五區”即:科普宣傳教育區、水土保持技術示范區、庫區水保示范區、生態修復示范區和生態休閑體驗區,并以小流域為單元,因地制宜分區治理,實施茶果園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水土保持生態村建設、水庫消落帶治理等工程措施,形成完善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
02
特色突出,內容豐富
園區創新應用空心磚石埂、梯壁黃花菜、消落帶復綠、U型排水道等使用技術,并結合榮獲“大禹獎”的彭村大壩水工程、水土保持科普館、云龍谷省級水利風景區、國寶研學教育實踐基地、石山清潔小流域示范點以及國網福建電力雙創中心研發的“三聯養分自循環增效植被修復技術”與“南方崩崗區邊坡植被快速耕植與修復技術”等示范技術,集中展示了水土保持工程、植物、農業耕作措施、水文化知識等,形式豐富、各具特色,讓群眾直觀感受水土保持治理成效,體驗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具有較好的示范推廣作用。
03
數字賦能,多元創新
園區建設的水土保持科普館,配有宣傳手冊、宣傳片、小視頻、文化長廊、水質監測、人工降雨等實物科普設施,具備聲、光、電、沙盤、全息、VR體驗等多種宣傳形式,達到玩教結合、寓教于樂的效果;同時,園區也是華僑大學、德化縣委黨校和中小學的教學實踐基地和人才培訓基地,借助現代化信息手段,針對中小學生和社會公眾,綜合運用圖文等多種形式,
04
提檔升級,全域振興
德化縣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成功創建云龍湖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是德化全域旅游發展的重要補充。示范園以云龍湖為依托,以科普館為核心,以3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和2個省級水利風景區為實踐研學點,串聯成水情教育實踐研學專線,不僅增加各景區的水文化特色,又進一步擴大園區的宣傳范圍,有力推動全域旅游示范縣建設。2023年12月,德化縣首次以云龍湖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為平臺,采取作品征集和文藝匯演方式,舉辦了福建省第十個“水土保持宣傳日”文藝匯演宣傳活動,宣傳力度大、參與率高、覆蓋面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