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鯉城區官微報道,7月5日,鯉城區繁榮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二期房屋拆除工作敲下“第一錘”!標志著該項目二期房屋拆遷工作正式啟動,大面積的房屋拆除工作將在片區全面鋪開。
據了解,自6月15日簽約工作正式啟動以來,短短半個多月,項目已完成346宗民宅簽約,簽約進度達43%,累計征收民宅面積十余萬平方米,騰空房屋229宗。
另外,江南新區最新效果圖也同步公開!
江南新區最新效果圖(圖源:鯉城微事)
據悉,繁榮片區項目二期征收范圍南起江南大街,北至站前大道,東起坂頭社區,西至岐山社區(具體范圍以征收范圍圖為準),將圍繞繁榮大道和站前大道十字交叉口,對周邊多個地塊進行開發建設。規劃布局高端商業綜合體、高尚住宅區、商業廣場及相關城市配套設施,推動兩大道路商務中心區和繁榮大道商業帶進一步聚集成型。
繁榮片區開發意向效果圖(圖源:鯉城微事)
根據鯉城區官網的消息,繁榮片區和站前西片區是鯉城歷史上最大的片區開發項目,兩個片區將整合作為一個整體,結合江南新區城市設計,擬打造為泉州現代商貿中心區、鯉城CBD,分五個功能主題建設,包括一條景觀大道(繁榮大道)、一個城市CBD綜合體、一個城市中央公園、一個金融商務中心和一個居住生活區。
其中,繁榮片區改造項目總規劃用地面積3325畝,范圍包括繁榮大道及北側棚戶區,項目一期用地1299畝,包括繁榮大道(筍江—內環路段)工程和田中片區、坂頭片區B地塊,同步規劃建設15條主干道路和區間道路。站前大道西側棚戶區改造項目總規劃面積2803畝,改造范圍東至站前大道、北至江濱南路、西至規劃道路、南至江南大道,項目一期包括金泰花園安置小區、規劃小學及公交用地等。
繁榮片區,計劃總投資超130億元,作為鯉城歷史上體量最大的片區改造項目,被視作加速推進江南新區城市現代化建設的“一號工程”。
鯉城區域條件特殊,擁有古城和新城兩大城區,橫跨晉江,因此,如何實現“雙城區并舉、雙引擎驅動”的發展格局成為了鯉城區在城市建設上的重點。
根據鯉城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指出,鯉城區將站位泉州中心主城區,以10公里長的母親河作為銜接古城新區的活力紐帶, 主動融入大泉州環灣建設中,著力發展古城文旅活力板塊、濱江商務服務板塊、中部產居融合板塊和淺山產業提升板塊。
古城文旅活力板塊
有序推進6.41平方公里古城的保護提升修復計劃,以老城區優質醫療、教育等資源帶動江南新區公共配套全面升級,逐步減少古城非文旅功能設施,稀釋居民密度,解決交通擁堵等問題,拓展發展新空間。重點打造古城片區文旅休閑活力核,圍繞中山路、打錫街、南俊巷、東街“回字形”傳 統商貿核心街區,建設大泉州商貿中心。依托歷史文化和人文資源,突出海絲文化重要發祥地和遺存集中地、閩南文化發源地和傳承地的優勢,努力建成世界級文化藝術展示平臺、多元宗教博物館和原真閩南文化體驗地。
重大項目>
中山路及周邊商圈業態提升項目、西郊新村、鯉城區老 舊小區改造項目、新門片區三創園、龍頭山片區文化旅游街區、聚寶城南文化街區、 愛國路片區改造項目、平水廟立體停車場、鐘樓百貨-刺桐尚居項目、大寺逅閩南 棲息院落項目等。
濱江商務服務板塊
位于江濱南路沿線至繁榮路北側區域, 包括繁榮片區、筍江片區、興賢片區3個功能組團,面積約6.7平方公里。重點打造繁榮片區商貿服務活力核,布局總部經濟、現代金融、高端商業等業態,在站前大道和繁榮大道十字路口打造一個地標級經典建筑,形成江南新區都市產業驅動核。加快推進鯉城濱江總部經濟區、茂誠濱江廣場建設,打造集商業商務、酒店會展、文旅消費、高端居住等為主的濱江商務服務帶,建成城市商業核心區。
重大項目>
繁榮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站前大道西側棚戶區(石結 構房屋)改造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古店-罐頭廠片區改造項目、高山片區棚戶區 (石結構房屋)改造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石崎社區改造項目等。
中部產居融合板塊
位于繁榮路以南、南高渠以北,以站前大道兩側、南迎賓大道北側為核心,包括華星片區、古店片區、亭店片區3個功能組團,面積約10 平方公里。重點依托南高渠、南低渠以及規劃建設的烏石山滯洪區,建設筍江片區公共服務活力核,提前布局、培育更多一流的中小學、醫院、養老院等,進一步完善片區內公共基礎服務配套設施,以高品質的城市公共服務配套,帶動高品位的片區開發建設,優化提升現有產業空間, 打造具有創新活力的現代服務業組團,促進城市與產業、人口的深層次融合發展。
重大項目>
興賢路中段片區改造項目、興賢路北側片區改造項目、 樹兜商住區項目、烏石山滯洪區及周邊棚戶區改造項目、南迎賓大道(登峰、亭店) 片區改造項目等。
淺山產業提升板塊
位于紫帽山烏石山臨山沿線北側,以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核心,基本沿南環路周邊分布延伸,涵蓋紫帽山-烏石山部分山體林地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大部分范圍,面積約8.5平方公里。自西向東布局機械汽配、紡織鞋服、汽車 商貿、電子電商展示展覽四大產業組團,重點沿南高渠生態走廊 南側集中布局,推動園區“產城人”融合發展。以鯉城高新園區核心,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完善交通、教育、醫療等市政基礎配套設施與公共服務,放大國家高新園區品牌效應,開展“騰籠換鳥”策略,推進產業空間“疏、整、促”,集中開展低效用地專項行動,分期、分片、分批整合盤活各類低效低端產業用地,建設標準化廠房,打造特色鮮明的小微產業園。集中優勢資源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和高科技高成長型企業,引導中小微企業圍繞龍 頭企業配套不斷壯大,推動高新園區提質增效。
重大項目>
紫帽山農業觀光生態園、海天商貿物流產業園、濱海汽 車產業園、嘉成數字經濟智慧園區、泉州華僑塑料廠片區改造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