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省住建廳等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穩定住房消費支持剛性住房需求的若干意見》(簡稱“閩七條”)。一周過去,“閩七條”給廈門樓市帶來哪些變化?昨日,本報記者走訪市場后發現,看房量有所增加,但實際成交量總體變化不大。
3月28日,島外兩個樓盤開售。其中一個別墅盤,上午9點半開始選房,約一個小時后,對外宣稱所有房源全部售完。記者了解到,當天實際推出118套房源,僅剩6套左右,去化率達95%。而另一樓盤當日銷售39套,去化率為57%。據島外多個項目售樓處反饋,近期看房人數確實明顯增加,有不少市民在“閩七條”出臺第二天便去售樓處詢問。
目前看房子人挺多,成交量較穩定,略有提升,是大學路、火車站等片區不少房地產中介的直觀感受。“最近翔鷺花城附近二手房的成交量還不錯,陸陸續續來看房子的人也蠻多。”湖里丹廈鷺翔中介服務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盡管目前市場較為樂觀,但部分房產中介對“閩七條”的效用仍持謹慎態度,因為如今基本是買方市場,購房者行為本身也更為理性。火車站附近的中原世紀房地產代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黃先生說:“其實‘閩七條’出臺只是首付門檻的降低,會讓本市市民在動用公積金購買二套房時減輕首付負擔,對整個市場的影響還有待觀察。”
(海西地產網 翁琳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