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近日下發《關于福州市統購商品房和安置房、回購安置協議指導意見(試行)》,《意見》明確,由各級政府指定一家國有企業作為統購商品房和安置房的購買主體,解決被征收房屋群眾對安置現房的需求。政府購買的商品房為建筑面積在45平方米至135平方米,已辦理預售許可證并已封頂或竣工。安置房為建筑面積在45平方米至135平方米,已竣工并辦理安置結算手續,被征遷戶已有自用產權住宅外多余的住宅用房,所有權人及共有人自愿出售,尚未裝修入住。
這意味著,被征收房屋的群眾拿到安置房,將很有可能不必等到安置房源蓋好,福州市市民手頭上如果有多套商品房或安置房,賣給政府將成為新的交易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指出,商品房的購買價格由區統購單位委托抽簽選定的七家評估機構對統購商品房進行市場評估,去掉最高價和最低價后進行平均,以平均價格為基數與開發企業進行協商洽談,協商確定的價格原則上低于市場評估價格15%以上。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這一政策是明顯的救市政策,雖然從價格看,低于市場價15%,很少有市民會愿意出售給政府,但這一政策對購房者而言將有托底的作用,在政府回購承諾的影響下,購房者入市的積極性會提高。當然這也代表了目前樓市風險依然存在,后期很可能有出臺重磅政策的必要。
事實上,面對樓市成交持續低迷的局面,2014年下半年起,各級政府紛紛出招托市。省級政府有福建、江西、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及寧夏等,針對房地產行業發布綜合性文件,從土地供應、住房信貸、公積金、稅收優惠補貼、購房落戶及市場監管等多個環節著手,促進房地產市場發展,刺激購房需求入市;杭州、海口及呼和浩特等省會城市也發布類似綜合性文件;更多地區則是從局部入手作出政策調整,其中公積金貸款放松以及財政補貼購房成為最主要的兩大地方刺激樓市的手段;而北京、上海作為全國最重要的兩大一線核心城市,均在第四季度對普通住房標準作出較大幅度調整。
聯合創投董事長徐志強表示,房地產行業進入穩定理性發展將成為新常態。長期來看,我國房地產市場將逐步告別過去住房商品化初期的高速發展階段,且隨著購房適齡人口峰值的即將回落以及勞動力人口總量已經回落,市場發展出現趨勢性變化不可回避。
對于2015年房地產行業的政策預期,徐志強認為,政府統購是一種新的救市政策,區別于以往的限價限購,顯得更為曲線。2015年,房地產政策將延續去行政、重市場的調控思路,并有望在營業稅征收、部分一線城市限購等環節進一步放開,對于樓市風險較大的區域,地方政府還有可能直接出臺稅費減免、購房補貼等多種救市政策。
(海西地產網 吳淑惠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