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中國郵政2021園林主題特種郵冊發行,“龍湖花園”以“造園+養園“”的中國園林精神傳承者身份,與頤和園、蘇州園林、揚州園林、鼓浪嶼一起,美上了郵冊。
(龍湖集團善居計劃十周年定制郵冊實物照片)
01
有講究的中國郵政特種郵冊
中國郵政特種郵冊,是新中國70多年的傳統,也是一種國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十二生肖、長城、歷史名人、中國園林……每一個主題,都是響當當的金字招牌。
2021年的中國園林特種郵冊,中國郵政有了新的想法。“四十多年了,中國園林不能總是那幾座,新的時代,可以嘗試一些能代表時代、代表未來的”,中國郵政園林顧問由衷感嘆,“但是,無論是造園的基礎條件,還是最重要的持續養園,都很難找到符合條件的。”
經過專家組的內部篩選、數月以來的跟蹤考察,“龍湖花園”得以入圍,成為這一期中國園林主題特種郵冊的新園林代表,也是頗為考究。
(龍湖集團善居計劃十周年定制郵冊實物照片)
02
打動我們的是“龍湖養了十年園林”
“都知道龍湖的景觀好,花園漂亮;據房地產業界評價,龍湖甚至稱得上造園圣手 “,談起這次龍湖入選特種郵冊的過程,中國郵政相關負責人表示,”但是,能造園、善造園,只是起跑線,真正打動我們的是,龍湖造園之后,又額外投入超億元資金,持續養了十年的園林。這在目前中國的新園林里很少見,更重要的是,每一座中國名園都是養出來的,好園林一定要十年、數十年、數百年地養園。“
(龍湖集團善居計劃十周年定制郵冊實物照片)
中國園林是講究血統的,“造園“+”養園“就是名園的基因。不管一座園林造好的時候有多美,如果因為公共園林或者”大家的園林“,而沒有人站出來,不斷地、持續地去養他們,最終的結果,既便不是園將荒蕪,那也會少了中國園林時間與精力沉淀的人文精神。
03
家是人的根,園是家的魂
一邊是“家”,一邊是“園”。以“愛家煥顏”提供居家增值服務,以“社區凍齡”計劃持續優化公共園林、生態環境,打造常住常新的戶外交互空間,一場自下而上的“善居計劃”,在龍湖堅持了整整十年,覆蓋全國23個城市、200多個社區。
家是人的根,園是家的魂。龍湖集團善居計劃的社區凍齡,正是脫胎于龍民們質樸的養園夢想。交付24年歷史最久的重慶龍湖花園南苑,并沒有像很多老小區那樣走向頹敗,1100戶龍民始終不愿離開。24年,顏值依舊,美好如初,其間最大的功臣,便是這善居計劃的久久為功。
(龍湖集團善居計劃十周年定制郵冊實物照片)
04
配得上中國園林的“龍湖花園”
“我們不是看你剛造好的花園有多美,是要看老百姓在住的花園有多美。”中國郵政園林顧問一句樸素的話,也說出了龍湖二十多年的夢想。從工程思維的最美景觀園林,到業主思維的最美生活園林,龍湖的標桿,從來都是那些久遠留傳的中國名園。
北京頤和園東墻外50米的頤和原著,是對中國最后一座皇家園林的比肩致敬;廈門島外第二大淡水湖的景粼原著,是鼓浪嶼菽莊花園的傳奇再續。從一池三山到景粼十二卷,“龍湖花園”始終與中國名園站在一起。這是榮耀,也是使命。
(龍湖集團善居計劃十周年定制郵冊實物照片)
好的家,若沒有好的園,便失了魂;園林只造不養,就會失去生命力。,但是,從即便是名動天下的頤和園、拙政園到,鼓浪嶼的菽莊花園,又有哪一座園林是輕而易舉可以養成的?也無一例外。哪怕他們是名耀中華史的皇家貴戚、富賈士族。
正如致敬中國名園,讓我們再一次懂得帶來的啟示,善待一座園林,善待一個家,絕不是一日之功,那需要長久的堅守和近乎偏執的執著,還需要一顆滿懷善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