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泉州有軌電車規劃方案論證
2012年5月,泉州就在討論整合城際軌道、城市軌道、有軌電車,搭建“三網合一”的公共交通模式,當時規劃方案專家咨詢會上,家組認為:泉州應建有軌電車,可先做一條示范線。當時提出了泉秀街和寶洲街兩個方案,專家更傾向于泉秀街的方案。方案現實,此路線,經東海立交,直通總部經濟區,總長約10公里,設13個站點。專家還建議,田安大橋通車后(當時田安大橋尚未通車),可延伸到晉江機場。
而根據這次市委會議的決定,可以看出,泉州有軌電車一期工程最大的可能性是在原來已經經過論證的示范線基礎上的一次升級,大體路線為:東海總部經濟區—泉州師院—東海立交—泉秀街—田安大橋—機場連接線—晉江機場—石獅服裝城。
2015年 泉州成立有軌電車項目領導小組
2015年10月13日,泉州市委召開會議,原則同意有軌電車1號線延伸至石獅服裝城方案,為確保有軌電車工作有序、有計劃的推進,市里成立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康濤市長任組長、黨組成員張永寧任常務副組長,交通委為行業主管。
對于為什么要在泉州建設有軌電車,會議指出,當前泉州公交發展水平及道路條件較為落后,常規公交難以真正實現公交優先。而大運量的城市軌道建設周期長、投資大,短期內缺乏客流支撐,建設現代有軌電車是適應泉州發展實際,且十分必要的。
2016年 泉州有軌電車首期工程力爭動工
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泉州的城市軌道交通已完成線網規劃和首期工程可行性報告,力爭2016年動工。
根據總體線網規劃方案,在泉州市區范圍內定位為大、中運量骨架公共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期規劃10條有軌電車線路,總長134.3公里;遠期規劃預留有軌電車線路64.6公里。
首期1號線線路走向由泉州動車站至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全長26.3公里,沿普賢路、泉山路、少林路、溫陵路、跨晉江、泉安路、世紀大道、湖光路、和平路布設;延伸段由機場至石獅服裝城,全長14.2公里,沿和平路、福興路、石泉路、南洋路布設。1號線總投資約44.8億元,延伸段總投資約23.9億元,兩段合計總投資約68.7億元。
在站點設置方面,初期為提高運營速度采用較長的站間距,設站31個,平均站間距1.35公里;遠期規劃設站38個。在軌道布置方面,將采用專用路權,設置隔離欄或高側石隔離,采用綠化鋪裝,防止其他車輛進入,同時交叉口采用信號優先控制。
2016年 泉州14條有軌電車線路及建設思路出爐
現代有軌電車,建設工期約才2年,投資僅僅是地鐵的1/5~1/4,還低碳環保、節能美觀、平穩舒適……這么高大上的東西,泉州2018年就能擁有。
記者從泉州市規劃局了解到,泉州現代有軌電車首期工程線路已基本敲定,路線從泉州動車站出發,穿過中心市區,到達晉江機場,然后延伸至石獅服裝城,全長40.8公里,總投資約69.5億元,預計今年6月動工,建設工期約2年。
怎么走?35個站點,平均間距1.2公里
泉州現代有軌電車首期工程選線,從泉州動車站出發,終點位于石獅服裝城,全長40.8公里,其中泉州動車站至晉江機場26.3公里,延伸線從晉江機場至石獅服裝城14.5公里。
該線路具體走向為:泉州動車站—普賢路—泉山路—少林路—溫陵路—跨晉江—泉安路—世紀大道—湖光路—晉江機場—和平路—福興路—石泉路—南洋路—石獅服裝城,站點擬控制在35個,平均站間距離1.2公里,分期建設。
屆時,泉州有軌電車將有專用路權,以保障運能、運營速度和安全。根據具體路段,隔離方式或將采用路緣石,或是隔離欄。
昨日,記者從泉州市規劃局了解到,目前泉州已規劃5條軌道交通線路,全長195.6公里。同時,有軌電車14條,全長237.6公里,其中主城區4條,臺商投資區2條,晉江/江南5條,石獅3條。
怎么建?利用綠化帶等,盡量不占現有車道
據悉,目前國內沈陽、南京等城市已開通有軌電車。而福建省內,除泉州擬建有軌電車外,武夷山市也在著手有軌電車的規劃。
有軌電車的設置,難免要占用道路資源。那么首期有軌電車行經的道路,是否會影響機動車通行?
昨日,方案設計人員介紹,有軌電車設置盡量不占用現有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不同路段具體如何設置,將根據具體情況分配路面資源,要么利用綠化帶,要么重新梳理分配。比如說,朋山嶺立交段,將設在泉州動車站—沿鐵路線南側,減少地塊出入干擾。屆時將設個約1.4米的高架跨東西大道,沿朋山嶺立交西南側—普賢路路中設置。又如,普賢路則設在路中,普賢路原有路面50米寬,屆時將占用中間3米寬的綠化帶,并重新梳理道路資源。梳理后,有軌電車軌道將設置在路中央雙向兩車道共8米寬,原有的機動車道每側減少0.5米,兩側人行道由原有的每側4.5米變為2.5米。非機動車道和分隔帶距離不變。而泉山路則將按路中布設,屆時將保留中央綠化帶,拆除側分帶,現有的機動車道數不變,但是車道寬度會適當縮小。
之所以選泉州動車站至石獅服裝城這條線路為首期工程,方案設計人員介紹稱,這條線路串聯中心城區,客流量最大,且分布相對均衡。同時,這條線路可促進環灣城市同城化發展,串聯其主要綜合交通樞紐,便于加強各組團間的聯系。近期,該有軌電車將作為骨干公交,遠期將與軌道1號線共同形成交通骨干。
方案設計人員介紹,相較公交車,有軌電車具有運量大、速度快、安全舒適的優點。相較于軌道交通,有軌電車運量適中,介于軌道交通與常規交通之間,與近期泉州客流量相匹配,而近期泉州客流量難以支撐軌道交通運營。與此同時,有軌電車建設周期較短,一般能夠在2年內建成首期工程,5年左右基本建成有軌電車網絡。
2016年7月 泉州有軌電車1號路線獲批 起點動車站終點東海后渚港
重磅利好!今年泉州交通建設最值得期待的有軌電車工程有了最新進展,泉州市現代有軌電車一期工程1號線項目選址于2016年6月4日獲批,審批結果已公示在泉州城鄉規劃局官網上。
據該公示可知,泉州現代有軌電車一期工程1號線起點位于泉州動車北站,經普賢路、泉山路、少林路、溫陵路、泉秀街、通港西街、東海大街、大興街、府東路、海星街、沿海大通道(豐海路),終點至后渚港。用地規模約143萬平方米(實際用地面積和范圍,待具體方案研究確定)。
2016年8月 泉州有軌電車1期2號路線出爐 計劃年底開工總投45.29億
泉州市現代有軌電車一期工程(2號線)環境影響報告書初稿已編制完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中的有關規定,現就泉州市現代有軌電車一期工程(2號線)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進行第二次信息公示。
本項目全長28.50km(含機場支線約0.60km),共設車站30座。路線北起1號線新車站,南至石獅服裝城,沿新車站—溫陵路—過晉江—江濱南路—興霞路—泉安路—世紀大道—湖光路—和平路—晉江機場—和平路—福興路—石泉路—南洋路—石獅服裝城。全線共設輕紡城定修段1座,位于石獅市西環路南側、西靈路東側與南洋路西側地塊內;華洲停車場1座,位于晉江市泉安北路、池峰路與江濱南路圍成的地塊內。車輛采用100%低地板鋼輪鋼軌現代有軌電車,最高運行速度為70km/h。
本項目總占用土地面積43.7h㎡,其中工程永久占地40.2h㎡,臨時占地3.5h㎡,全線設19座牽引變電所。
工程計劃于2016年12月底開工,2018年10月完成,總工期22個月。項目總投資為45.29億元。
2017年5月 泉州有軌電車工程施工期間交通組織設計兩次流標!
泉州有軌電車(一期)工程施工期間交通組織設計在經歷了3月份的流標之后,于4月25日組織的二次招標由于遞交投標文件的投標人不足三家,宣布再次流標。
施工期間交通組織設計,主要是城市大型工程施工期間通過相關路口交通流量流向、交通組織、交通管理、信號控制、公交運行進行系統的調研、組織和執行,相關路口交通流量流向、交通組織、交通管理、信號控制、公交運行。其實這個很好理解,看看下面幾張圖片大家就理解了。
從原定的2016年6月開工,再到今年《泉州市2017年項目攻堅年活動方案》提出的2017年6月份開工,泉州有軌電車項目建設進程備受矚目。由于目前工程施工期間交通組織設計流標,有軌電車項目不可能在沒有進行有效的施工期間交通組織就貿然開工。
在2016年10月,泉州現代有軌地產一期工程勘察設計招標中,一共吸引了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中鐵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3家實力設計單位參與競標,最后由上海市城建建設設計研究總院為最后中標人,其投標報價為:設計費10071萬元、勘察費1880萬元、其它服務費770.84萬元。
而據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官網公布的相關信息顯示,其將為泉州打造全國首條“上天入地”有軌電車線路。泉州有軌電車項目線路全長53.82km,初期設站50座,遠期加站8座,有高架站1座。兩線各設置1座車輛基地及1座停車場。車輛采用100%低地板鋼輪鋼軌現代有軌電車,正線線路采用接觸網供電系統,部分路口采用車載儲能供電系統。該項目是全國首條多個地下站的有軌電車線路,項目還包括長達1.4公里的連續高架段以及約1.6公里的跨江大橋。
2017年12月 泉州有軌電車北峰段完成項目征遷工作
據悉,泉州現代有軌電車一期(北峰段)項目需征收土地144畝,征收房屋19戶26宗,面積約4.8萬平方米。百日會戰以來,北峰街道加大協調、征收工作力度,最終于11月完成最后1戶(7宗)房屋的征收工作,提前1個月全部完成該項目征遷任務。
2018年3月 泉州發改委函復有軌電車進展情況
2018年8月 泉州符合輕軌建設條件 泉州市現代有軌電車(一期)工程目前完成土建施工圖設計,開建時間待市委、市政府確定。
泉州發改委回復,根據泉州市2018年統計手冊,截至2017年泉州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港區常住人口共計為156.7萬人,滿足國辦發〔2018〕52號文件輕軌建設的條件,泉州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已上報至省發改委。
而關于是否會建地鐵,泉州發改委并未正面回復。
據了解,按照最新的國務院52號文件,申報建設輕軌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15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15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150萬人以上。泉州的情況是若申報地鐵,人口明顯不夠,而如果是申報輕軌,人口完全符合條件。
關于有軌電車建設問題,泉州市交通委的答復是,泉州市現代有軌電車(一期)工程目前完成土建施工圖設計,開建時間待市委、市政府確定。
雖然此前有報道稱泉州有軌電車將于2018年開工,但泉州現代有軌電車一期項目并沒有在公布的名單2018年度省重點項目之中,而是被列入省預備重點項目。
所以泉州有軌電車什么時候開工還是個問號,開建時間待市委、市政府確定。
為何進展緩慢,究其原因大概和施工期間交通組織設計兩次招標流標有關,2017年4月25日泉州有軌電車施工期間交通組織設計繼3月份的流標再次流標,而有軌電車項目不可能在沒有進行有效的施工期間交通組織就貿然開工。
2018年12月 泉州80余公里有軌電車存在變數 輕軌建設或許早于有軌電車
據中國e車網發布的信息,全國共有63座城市規劃建有軌電車,其中開通及在建的有26座城市、21城難產或被叫停、近2年可能開建的15座城市、遠期規劃建設的有11座城市。泉州處在近2年可能開建的15座城市當中。
泉州有軌80余公里有軌電車存在較大變數,此前,泉州有軌電車對“一期工程施工期間交通組織設計”進行兩次招標,兩次都流標。目前泉州滿足建輕軌的要求,輕軌建設也許會先于有軌電車也不一定。(雖然其分工定位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