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泉州“舊廠改造”風興起,已有領Show天地、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等投入使用。近日,泉州更是出臺新政扶持中心市區舊廠房改造,減免配套費。“舊廠改造”不僅實現資源再利用、為老舊廠區帶來新的活力,還豐富人們的文化娛樂活動,提升了城市面貌。
上周,由原泉州晚報印刷廠改造的甲第門文創園正式面世,其公開的效果圖贏得了不少人的喜愛。除了甲第門,今年泉州古城還有兩個項目有不小的進展。這三個項目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文創園呢?當下進度又如何?
泉州美食城 傳統美食研發/旅游商品特色街區
泉州美食城位于中心市區少林路中段,原中僑集團下屬泉州內燃機配件廠區(下文簡稱“內配廠”),占地面積31.46畝,屬于環清源山旅游圈范圍內,周邊聚集著開元寺、清源山、西湖公園、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泉州博物館、錦繡莊、海交館、泉州少林寺、靈山圣墓等眾多旅游景區。項目選址該區域不僅能彌補核心旅游線路中“吃”的缺失,直接服務廣大游客,也能為中心市區廣大市民提供美食餐飲服務,并使之成為全市傳統美食研發、旅游商品集中展示的特色街區。
目前,該內配廠還有部分商家經營中,部分已空置,還未啟動改造。據悉,7月8日泉州美食城項目用地規劃圖則對外公告,公告時間截止至8月7日。
入口
廠內小道
廠區一隅
東亞之窗 展示東方文化元素/高新科技平臺
“東亞之窗”文創園位于泉州市區崇福路的中僑機床廠,占地面積約52.1畝,改造后項目規劃總建筑面積約3.4萬平方米,停車位350多個,內設主要風情街3條、東亞之窗廣場1個,集“文化交流、文化創意、休閑文化、文化體驗”為一體,將形成“四星拱月”的格局:中國、韓國、朝鮮、日本等四個國家的主題文化館,展示東方文化元素和高新科技平臺,打造泉州新的國際文化名片。
效果圖
據介紹,中僑集團去年上半年通過市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招商,引入福建中廊公司為項目運營的合作伙伴,合資成立泉州東亞之窗文化創意產業園運營公司,目前園區運營已與韓國KBS Media(株)、日本ASK公司簽訂意向合同書,與朝鮮平和集團、臺灣蒙特梭利基金會等初步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目前,該廠區商家基本撤出,入口還寫有“拆”字,廠區外圍墻一小角落里有一小則關于“東亞之窗”的簡單介紹,園區內環境靜謐,樹木粗壯,綠葉風中搖曳,別有一番味道。據悉,項目一期原本定于5月啟動,二期9月啟動,整個改造項目計劃2017年底完成,然而如今的廠區仍未見大幅度開工跡象。
甲第門 泛教育文化創意空間
甲第門位于原泉州晚報印刷廠舊址,占地16畝,以2萬㎡的建筑體量,打造泛教育文化創意空間。園區由已有7棟不同結構建筑組成,設置3條特色主題商業街區。以藝能培訓為園區主力業態;商業業態涵蓋休閑飲品、閩南特色伴手禮、書屋客棧、音樂餐吧、私房菜、美容美體……
目前,甲第門項目改造工程如火如荼進行中,園區的道路及內部改造全面施工中,其中1#樓內部裝修部分完成并投入使用,車庫出口及車庫主體已建成;項目招商中,已有85℃、美學花園、藝能培訓、登科學堂、唐龍跆拳道、源始舞蹈、方向教育等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