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2月23日的泉州中心市區土拍將“至尊”開演,城東片區藏著掖著已久的3幅地塊終于“上架”,成功一掃近幾年城東片區樓市的不溫不火,借著先天的優勢,后天的努力,2016年“城東”年即將到來。
作為泉州目前最成熟的城市新區,城東連帶洛江片區肩挑泉州“生態新城”的重擔,“城市后花園”的美名并非浪得虛名。7000畝紅樹林、2公里洛陽江打造的一線自然景觀,“宜居”這個概念越發受到泉州人民的青睞。從08年海峽體育中心的落成,到今年北迎賓大道拓改的完成通車,各類場館、醫療設施、中小學園相繼落戶,以華僑大學、潯美工業區為人口基數,逐漸積攢了數以萬計的人口移居,居住人口達到泉州新區最高。
從城東的“宜居”到“移居”,隨著愈多的城市人口選擇來到了這片價值洼地,地產開發的腳步快速展開,先期開始的住宅供應最先帶動了城東片區的發展,化城東-洛江片區人口為人氣。自2010年5月,中駿裕景灣首期開盤,成功打響樓市第一炮,掀起第一輪“城東置業購房熱”。
在2011年至2013年,“第二輪購房熱”隨之點燃,中駿財富中心(除御金臺)、冠亞凱旋門、南益匯景豪庭等項目集中供應出約150萬平的大體量,再加上城東華大片區的一眾安置房小區,住房供應量集中同時產品去銷速度也快。該時期地價可謂是便宜有度,2009年,中超集團拿下現水木春天地塊,樓面價為1508元/平;2011年3月30日,潤柏集團拿下現潤柏大都會地快,樓面價2277元/㎡;2013年1月,廈門鐵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6億掛牌成交現高鐵陽光花園地塊,樓面價約1264元/平;同年底星浩資本以底價10億掛牌成交現星光耀廣場地塊,樓面價為1804元/平,可見該時期地價幾乎在一兩千元的范圍內,實乃開發商的“春天”。
城東地產項目拿地樓面價(來源:立丹行機構)
伴隨著快速的住宅去銷,這些年城東的商業也同期成功發展起來,尤其是集中在2012-2014年,五大商業綜合體同時云集,動工投建。2012年3月開工的中駿世界城,先人一步,已于去年5月31日開業迎賓;2012年8月開盤的潤柏香港城也已于今年底裝修完畢,即將在12月26日正式開業。除了之外,同期開工的泉州星光耀廣場的“綜合體4.0”和標榜“品牌特賣”的寶德·城東商城,將在2017年投入使用;2012年年底拿地的華大泰禾廣場,其商業地塊正加快協調拆遷事宜。
自前兩輪“城東置業購房熱”后,城東片區地產建設遍地開花,吸引中駿、冠亞、南益、星浩等大開發商陸續進駐,房價也邁入了“萬元時代”,徘徊在1萬元上下。但隨著城東供應量的相繼減少和在售樓盤的相繼告罄,城東在售的大項目儼然剩下星光耀廣場一家,熱度和關注度顯然不及其他新區,2014-2015年的城東片區低調沉寂許多。
不過,隨著年終城東3幅大地塊即將推向土拍市場,總占地341.42畝的土地面積,位于城東學園(集泉州幼兒園、小學、中學最好之一的教育資源)周圍,樓面價2058.34-3496.88元/㎡,相比前3年的價格,已上漲了1-2千元不等。城東片區從前期的泉州本土實力房企(中駿、南益、冠亞)開發,到外來實力房企加盟(星浩、綠創、泰禾),這次土地拍賣將吸引一線地產大鱷參與,從開發商的變化可以看出城東片區的成熟度及片區價值的呈現。
相較其他新區正在建設的場景,城東新區成熟的配套帶來的便是“厚積薄發”的樓市新觀感。在明年,除了現有的在售樓盤,9大樓盤新項目將供應出超150萬平的總體量,相比3年前的購房潮,供應量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中,綠創·山語城即將推出其余樓棟;泉州高鐵陽光花園、水墨蘭庭、中駿御金臺也將陸續動工推盤;冠亞儲備的二幅地塊、今年底新推出的三幅地塊也將在明年內開工建設。
對于即將到來的16年,城東片區也將由現在的“一家獨大”變成“九強爭霸”,可供應的房源隨之大大增多,在住宅+商業的組合中,城東的樓市發展有著“承上啟下、理性客觀”的特性,一輪輪置業熱潮過后,所誕生的樓市項目有序的出現,沒有形成集中性的價格炒作,房價依舊穩定在1萬元上下。在樓市春天還沒到來之際,地價的上漲就一定會帶來的房價上調么?這些高地價的項目還面臨著與相對低價的項目并存的狀態,加之購房者相比以前更為理性,是否應該調整自身產品價格,最終的決定權在于市場調節。
(海西地產網 魚灰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