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保護項目(一期)包括太古橋、東宋河、文廟、中山公園等片區改造,其中古城交通組織系統改造提升是該項目的重點工作之一。
昨日,海都記者從漳州古城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獲悉,目前西入口、北入口已動工建設,其中西入口將建兩層地下停車場,設置停車位187個;北入口也將建為地下停車場,設置停車位92個。在主要入口附近設置停車場,保證古城外部車輛停放需求,通過交通轉換,古城內部僅通行非機動車車輛和統一管理的公共機動車。而南入口、東入口也將配建停車場,不過具體還在進一步規劃中。
除了古城交通提升外,漳州市區今年還將新增停車位800個以上。
古城四大入口將修建停車場
古城西入口位于市區鐘法路與振成巷交會處,對沿街立面進行補充,形成完整連續的騎樓街面,與橋村的人文景觀相映成趣。入口處開辟廣場、新增港灣式停靠站,建設停車場、游客中心等,其中將建兩層地下停車場,設置停車位187個。并將在入口處加建廊橋,加強古城與橋村片區的聯系,使整個西入口起到重要的導向性作用。同時,在保證國家級文保單位比干廟原真性的同時,設置南北廣場,與省委舊址、汪春源故居等文化景觀一起形成文化產業鏈。
古城北入口位于延安路,與中山公園毗鄰,入口處將設景觀文化墻,建筑布局在榕樹亭等三處景觀點進行透綠,使建筑與中山公園的關系更加有機,并修飾一些有特色的閩南傳統裝飾元素,同時地面增設非機動車停車場,減少地下停車場對中山公園綠地的占用,保證綠地的完整性。該處新建地下停車場,原為地下人防加固工程,現改建為地下停車場并兼顧人防功能,設置停車位92個。
據漳州古城保護開發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古城西入口、北入口相關工程已啟動建設,爭取年底前竣工;此外南入口、東入口也將配建停車場,不過具體還在進一步規劃中。
今年市區將增停車位超800個
在主要入口附近設置停車場,保證古城外部車輛停放需求,古城內部僅通行非機動車車輛和統一管理的公共機動車,沿游覽路線設置小型公交車線路站點,采用體型較小的可穿越巷道的電瓶公交客車,建立古城內部覆蓋主要景點的快捷交通系統,同時在主要入口和主要景點的連線上,設置公共自行車租賃設施等新型交通系統,在滿足游客和當地居民需求的同時,推行綠色低碳交通方式。
除了古城交通提升外,漳州市區今年還將新增一些停車位,如江濱花園10號樓立體停車場,計劃在今年年底前竣工,停車位約500個,同時將瑞京路警官俱樂部改建為停車樓、新建碧湖市民生態公園地下車庫、奧體中心城市停車場等項目,共新增停車位800個以上。
(海西地產網 張喵喵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