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福建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第二批福建自貿試驗區27項創新舉措中的8項全國首創成果。其中,涉及檢驗檢疫3項、海關4項,并在廈門片區設立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加強對臺合作與交流。
其中,涉及檢驗檢疫的3項舉措包括:建立跨境電子商務檢驗檢疫高效監管模式,即從事跨境電商業務的進出口企業、電商平臺企業、倉儲企業及其經營的商品備案后,可統一申報,后實施集中查驗;臺灣漁船自捕水產品入境申報時,允許免予提交臺灣官方主管部門出具的有關檢驗檢疫證書;對中國-東盟水產品交易所進境水產品采取“統一申報、集中查驗、分批核放”模式。
3項舉措有效簡化了檢驗檢疫流程,有助于全面推廣無紙化報檢。據統計,今年來,福建共檢驗檢疫進口臺灣自捕水產品652批,貨值816萬美元。掛牌以來,已在馬尾監管進口冷凍水產品462批、3.2萬噸、3222萬美元,其中,東盟水產品181批、5552噸、967萬美元。
在涉及海關的全國首創舉措中,福建自貿試驗區率先開展對臺海運快件業務、建立對臺原產地證書核查機制、簡化CEPA及ECFA原產地證書提交需求、進一步放寬直接運輸判定標準。其中,對臺原產地核查機制原來由海關總署執行,現已下放至福州原產地管理辦公室。而對于CEPA(即《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ECFA(即《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如海關已收到原產地證書電子數據,將無需提交紙質證書。
據統計,截至5月,福建已辦理進出境快件952票,總貨運量5857.9公斤;已辦理核查報關單21票、平均每票核查節省通關時間72小時;已辦理涉及ECFA項下臺灣貨物的報關單55票、貨值234.49萬美元、總貨運量1943.41噸,為企業減免稅款244.43萬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為加強兩岸交流合作,福建自貿試驗區已在廈門片區設立廈門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計劃用3年時間,吸引500家臺灣創業企業、5000名兩岸青年從業者進駐,目標營業總收入超100億元。據了解,截止今日,已有22家臺灣企業辦理注冊手續,并有5家企業已辦理入駐。
(海西地產網 吳淑惠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