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盤強勢 “我們不愁賣”
近日,位于集美的萬科金域華府項目備受關注,主要原因還在于其SOHO產品曝出每平方米直降5000元的促銷力度。記者從該項目售樓處獲悉,本次優惠政策推出的時間和套數均有嚴格限制,而且僅針對項目的特定客戶群,并沒有公開宣傳。
雖然促銷的戶型在一天之內全部售罄,但該項目的銷售團隊卻不以為然。一位售樓人員說:“開發商開放內部價給特定客戶的現象在每個樓盤都有可能見到,并不能作為評判市場好壞的標準。無論是否做活動,我們從來都不愁賣。”記者了解到,自SOHO產品從開盤至今大約兩周時間里,該項目的銷售人員幾乎每天都到晚上11點才下班:“已經有部分業主已經住進小區,每天無論多晚,都有人進來詢問SOHO產品情況,我們有不少新老客戶都是這樣成交的。”
無獨有偶,位于島內五緣灣片區的一個在售SOHO樓盤在上月中旬也傳出打折促銷的信息。該樓盤緊鄰市政務服務中心和五緣灣樂都匯的獨特區位讓項目負責人對市場充滿信心,他對記者說:“促銷固然重要,但樓盤在片區內的地理和價格優勢從來是購房者有目共睹的。我們的產品還是以客戶的需求為主,并不完全受政策影響。”記者在持續跟蹤觀察一周后發現,該樓盤平均每天都能完成3、4組成交。另外,“云璽”項目也在開盤的2個小時里去化八成。
二手示弱 “只要能原價脫手就好”
然而,記者在走訪過程中還發現,二手SOHO產品的市場情況就不像新樓盤所表現出的那樣樂觀了。“二手房市場供應還是以住宅為主,SOHO產品本來就不多。”海滄榮居地產負責人張愛民說,“SOHO產品通過中介并不好脫手,有的客戶甚至強調只要不低于原價就賣。”集美大運來房產經紀人小張也說:“限購限貸放松了,看住宅的越來越多,SOHO不好賣,中介也不愿意推。”島內某SOHO樓盤的置業顧問則表示:“經常有中介推薦客戶來了解房源,但成交轉化率十分有限。”
據統計,去年廈門SOHO銷量超過30萬平方米,占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近一成,并持續走高。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現有的SOHO產品,其開發初衷就是用來對抗限購限貸政策的“利器”,也保護眾多購房者和投資客避免被政策“誤傷”。政策松綁之后,SOHO產品的原始作用自然有所減弱。
此外,一名資深房產經紀人分析,二手房市場的中的SOHO產品遇冷并不能全部歸咎于政策的關系,主要還是供求之間逆轉。數據顯示,廈門SOHO市場呈現出供過于求的態勢:2014年前9個月,廈門SOHO市場供求比為1:0.48,大約只有一半已開發的SOHO產品能夠賣出去。“一手房市場中的SOHO產品體量依然很大,購房者目前還沒有必要通過中介購買。”
(海西地產網 吳淑惠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