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臺商投資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
根據綱要,展望2035年,臺商區綜合競爭力將進入全市第一方陣,國家級開發區綜合考評排名進入全國中上游水平,努力打造富有活力和兩岸影響力的融合示范城、科創產業城、海峽健康城、港灣幸福城,建設成為現代化、花園式的泉州城市副中心。
在城市片區建設上,重點提及了海江片區、秀涂片區、湖東片區、科學城片區、高鐵片區、藍色經濟培育片區這6大片區。
(1)實施西進南移,建設最具城市質感的現代化江灣之城西進加快海江片區品質提升,打造洛陽江東部展示面。規劃范圍北至規劃承國街,南至規劃來達街,東至規劃觀湖路,西至洛陽江,規劃總面積約 9.15 平方公里,規劃人口 13.5 萬人,形成 “一核引領,兩軸兩帶六組團” 布局。定位以“創智、生態、健 康、宜居”為核心,確定海江片區的功能定位為區域醫療服務中心、泉州市科技創新孵化城區、泉州市高端國際社區,融匯就業、健康、休閑、生活等功能于一體的有機健康創智城。
南移加快秀涂片區戰略預留,勾勒環泉州灣入海口展示面。利用現行生產性工業企業用地收儲政策,加大對不符合城市規劃 且具備收儲盤活價值的工業用地的收儲力度,實現“退二進三”, 鼓勵充分利用現有閑置廠房,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和城市功能布局,為城市中心發展留足空間。利用沿江、依灣優勢,布局 CBD、 大型寫字樓、超高層建筑、地標式建筑,實現產業與城市共觸、 人居與景觀互映的產城景深度融合,讓城市更具辨識度。
(2)推進新片區更新改造,建設最具品質生活的年輕化幸福之城湖東片區:規劃面積3.25平方公里,規劃人口5萬人,發揮海絲藝術公園、湖東學園的聚集作用,吸引著名房地產項目入駐, 加快百崎湖海絲中央公園的建設,建成一個現代化高端綜合居住 服務區,引入完整社區理念,對城市社區、農村社區進行 “15 分鐘社區生活圈”系統改造,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打造集休閑旅游、商務辦公、文化創意、藝術展示、城市公共客廳、品質居住為一體的濱水生態示范區和現代化高端綜合居住服務區。
科學城片區:總用地面積約3平方公里,以時空產業基地為龍頭,以新材料、先進制造、智能信息技術等為重點,集聚技術、人才、資本、產業等科技創新全要素,匯聚高等學校、科研院所、 科研創新平臺、科技型企業、投融資機構、科技服務機構、人才 團隊等創新資源,建設高水平應用研究和創新輻射中心、高科技 都市型產業聚集區和優美宜居空間,形成創新、創業、創富的科 技新城,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新名片”。
高鐵片區:規劃范圍北至江城大道與海城大道,南抵東西大道,東到繞城高速,西臨杏經二路和東經一路。規劃總用地面積為 6.47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為4.88平方公里,規劃區居住人口規模總量為6.5萬人。規劃空間結構是統籌銜接臺商 區城市布局,兼顧片區內不同的資源稟賦,結合福廈客專的帶動效益,以軌道交通為依托,布局城市門戶節點,綜合考慮綠化開敞空間,以綠地體系與水系網絡為脈絡串聯各功能片區,形成“一 核兩軸,兩帶六片區,藍綠交融” 的總體格局。定位為區域綜合 交通樞紐中心、泉州東部門戶地區和泉州生產性服務業中心,集交通樞紐、商貿商務、產業服務、產城融合發展的復合型高鐵片區。
藍色經濟培育片區:規劃范圍北至濱湖南路和641 臺,南至沿海白沙灣、西至規劃秀涂鐵路專用線,東至海東路和青山灣, 規劃面積14.3平方公里,規劃人口2.5萬人。規劃布局形成“一帶串三心、兩軸聯五區”的空間結構。定位以度假會議、旅游休閑、高端服務業、品牌創新等研發服務型產業為主。依托世茂藍色海灣、八仙過海、濱海樂活小鎮等項目建設,推進沿海灣大道兩側鄉村建設戰略,逐步形成濱海生態文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