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龍湖以4.43億元競得臺商區湖東片區S2019-05號地塊,作為晉江池店南片區的開拓者,龍湖的加入,也讓這兩個近期在土拍市場風頭正盛的新區再度引起眾人矚目。
一個是臺商區城市建設的先行板塊,一個是泉晉融合的重點區,他們有著什么樣的價值點,吸引著如此多的開發企業青睞呢?
我們不妨先從一年半以來兩個片區的樓市數據說起。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間,兩片區累計住宅成交10588套,占到臺商區和晉江兩地總成交的近四分之一(同期兩地住宅成交約4.4萬套)。
而在土地市場上,2018年至今,兩片區累計出讓商住地12幅,累計出讓體量達190萬㎡,占到臺商區和晉江總出讓體量(約468.6萬㎡)的4成。
從去化來說,兩地都是樓市成交的主力區域,臺商區、晉江兩個的銷冠樓盤均出自于該區域,而土地供應來說,都是政府重點打造區域,承接著大量土地供應的任務。
良好區域潛質也讓開發企業對于這兩個片區趨之若鶩,去年以來,已經有陽光城、世茂、金茂、保利里城、美的、百宏、中海、中梁、龍湖、連捷、等企業落地,其中金茂、中海兩家央企更是把進入泉州的首站分別落地在這兩個區域,動輒十幾家、幾十家企業競拍的場面頻頻上演,結果就是,臺商區、晉江的地王項目,也分別坐落在這兩個片區。
這是兩個總是充滿話題性的地方!現在我們不煩梳理一一梳理一下兩地的特性。
區位條件— 高起點規劃的潛力新區
首先從區位條件上看,兩地與中心市區都需跨江連同,臺商區湖東片區進入泉州市區最直接的連同通道是后渚大橋,而晉江池店南則直接經機場連接線通過田安大橋或刺桐大橋進入泉州市區。
高起點規劃,重磅的資源搭配,良好的自然景觀資源,在中心市區供地偏緊的情況下,兩地推出的憑借良好的價值潛力,贏得了眾多開發企業的青睞。
不過池店南片區直達浦西商圈,相比于湖東進入東海,心理感受上,更契合“繁華共享”的需求。畢竟浦西商圈、中心老城比目前的東海更符合泉州人“中心”的概念,不過隨著東海的崛起,以及百崎通道、東海通道的未來建設、投用,相信這個心理落差正在逐步消弭。
內部配套— 優越自然資源+重磅公建配套
從區域配套上看,目前在商業和教育資源上,湖東片區先行一步,目前湖東學園已經于去年開始招生,星河城配建的大型商業廣場也在穩步建設當中,而池店片區的小學項目正在建設當中,中學項目也剛確定為晉江一中分校,整體進度要滯后湖東片區。
而在區域環境建設上,兩地都有規劃有公園,湖東片區為海絲藝術公園,池店南為綠洲公園、雁山公園,同時晉江、臺商區兩個生態資源(九十九溪,百崎湖)也都將會是片區重要的優勢。
區域房價— 謀求限價環境下與市場的平衡點
在區域房價上,湖東片區在售主要項目均價在1-1.3萬元/㎡,池店南價格主要集中9118-12497元/㎡,這個價格與東海板塊并沒有拉開實質性的差距,畢竟作為外圍板塊,對于開發企業要在東海還保持著穩定供應的情況下吸引客源,具有一定的壓力。
雖然兩個片區在發展前景較好、政策較為寬松,高舉高打的價格政策還是不免要引來一定的市場抗性。前期低價位樓盤的入市,諸如湖東御湖灣一期、陽光城翡麗公園,池店南龍湖嘉天下、陽光城愉景灣、寶龍世家等,整體均價集中在九千多、一萬左右,還是能夠取得不錯的去化成績。
由于片區內在售樓盤多數是高溢價拿地,在地價高企,限價嚴格的背景下,面對購房者,開發企業的讓利空間有限,隨著后續高限價盤陸續占據主流,在去化速度上下降明顯,這點從近期兩片區幾個項目銷售情況可以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