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各城市紛紛交出上半年經濟運行年中卷。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泉州地區生產總值(地區GDP)排名全國第23位,是福建省唯一入榜“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地區生產總值排名前30”的城市,力甩福州、廈門成為福建第一;而在這份榜單中,泉州更是以8.5%的速度領跑30個城市,與鄭州并列第一。
上半年,泉州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7%,增速創今年來新高。其中,上半年泉州市工業投資增長22.0%,對全市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2.9%。此外,房地產開發投資恢復性增長、第三產業投資增長有所加快。
(注:利潤及稅負數據為1-11月數據,其中2018年數據為一季度數據。)
受今年來房地產用地供應增加、存量土地陸續開工、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帶動,上半年泉州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由上年同期的下降19.2%轉為增長35.6%。據統計,上半年泉州市成功出讓了52宗商住用地,共吸金187.12億元,而2017全年泉州市商住用地僅吸金約130億元。
雖說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恢復性增長,但作為絕對的民營經濟型城市,多年以來泉州的工業投資在固定資產投資中一直占據絕對優勢。2013年泉州工業投資占固投的比值達到40.4%,2017年工業投資占固投的比值達到39.3%。而房地產投資的占比,在2014年達到26.4%的高位之后就持續下滑,2017年下降到17%。今年1-4月工業投資占固投的比值達到45.5%的歷史高位,而房產地投資僅為17.7%。
工業投資足足是地產投資的兩倍多,可見泉州人民始終保持著強大的實業熱情,同時也說明了泉州GDP主要來源于實體產業,如制造業、建材家居、石油化工、機械裝備、食品飲料、工藝制品等。房地產開發投資雖有恢復性增長,但依舊只是小部分。
2017年泉州樓市在廈門涌過來的炒樓客帶動之下漲了一波,面對此現象泉州政府果斷出手。2017年4月17日樓市新政出臺,不動產證2年內不能再次交易、非大泉州戶口只能買一套;2017年11月9日調控升級,不動產權證滿5年后方可轉讓、限購區域增加等。泉州史上最嚴厲的樓市調控給了炒房客有力一擊,房價趨于平穩。
作為福建省經濟第一大市、東部沿海地區的二線城市來說,泉州的房價可謂是非常的暖心。根據安居客公布的數據,2018年泉州住宅均價約10805元/㎡,而廈門為45701元/㎡,福州為25973元/㎡。如此房價,且買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