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泉州市豐澤區第二實驗小學東海校區、泉州市豐澤區第二實驗幼兒園建設項目
項目位置:泉州市豐澤區東海街道東梅社區
總用地面積:28007平方米
本次擬建建筑面積:45000平方米
根據本項目任務書及用地條件進行方案推敲可得出。本項目的存在用地較為緊張,建筑功能緊湊的問題。本著公平優良的出發點,最大限度創造充滿活力的空間。
設計策略:
策略一:從城市設計角度出發,規劃與城市相融合的校園布局東海組團是泉州發展的新區。設計的開始,方案便圍繞著“校園應對城市開放空間的有積極貢獻”這點進行考慮。重點關注用地西側東海大街、南側東濱大道城市形象。經過方案比對,在日照因素影響不大的前提下,順應城市的肌理,摒棄了300m運動操場及建筑的正南北向擺放。校園建筑應融入城市文脈。
策略二:清晰的校園組團關系,構想“兩軸三區”規劃結構。
總體規劃上,以兩條不同方向的“成長之軸”將幼兒園、小學連成一個整體。三個根據功能劃分的建筑組團被軸線串聯起來。
策略三:因地制宜,根據項目周邊交通體系合理設計出入口基地位于泉州東海幾條主干道交叉位置。方案提出合理的交通流線組織,盡量減輕上下學高峰期家長接送造成的交通壓力,。充分開發地下空間布置大面積機動車庫。合理布置交通組織和風雨連廊。提倡“廊道交通”與“人車分流”。
策略四:展現泉州獨特城市身份的建筑風格。
一是與周邊環境的呼應與對話。校園位于泉州東海之濱。校園整體色調淡雅明快,以白色、紅色為主,局部配以明快的色彩。體現時代特色和濱海建筑的鮮明特點。
二是“紅磚白石”為根基的用材與裝飾。
建筑主題采用淺色調材質,內襯紅色。用現代的手法回應閩南傳統建筑特色。不規則的開窗形式體現“出磚入石”的地域建筑特色。
三是關注第五立面的設計。校園建筑采用多種形式的屋面形式,強調第五立面的整齊美觀,更具有文化內涵和鮮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