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醫問題與醫療花費,如今已成為全民日益關注的議題之一。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與個人財富水平提升,國人更加愿意投資健康,并逐步將眼光投向跨境醫療;同時,國外新藥上市比國內早6-8年,新藥和新技術的應用亦促使國人越來越熱衷“跨境醫療旅游”。根據艾意凱管理咨詢數據,2014年超10萬中國人以就醫為首要目的進行境外旅游。
其中,相比昂貴的歐美國家,馬來西亞醫療旅游以極具性價比的高質量醫療服務與舒適宜人的療養環境,成為國人醫療旅游全球最熱門的目的地之一。
而新加坡旁碧桂園森林城市,享新馬兩國頂尖醫療資源以及宜居宜養的生態療養環境,則倍受投資者熱捧。
馬來西亞:全球頂尖醫療環境
馬來西亞是少數由政府大力推廣醫療旅游的國家之一,政府指定44家私人醫院、7000余張病床參與“醫療旅游”該計劃。根據統計,2014年馬來西亞的醫療旅客人數已達88萬人。
“近幾年,國家對與旅游業配套的設施——符合國際標準的醫療設備和醫療水平上投入巨大。"馬來西亞醫療旅游理事會(MHTC)首席執行官黃麗蓮博士介紹道,馬來西亞政府2011年用于醫療事業的投入已達到每年50億美元的水平。
這一投入成效顯著。根據《科學美國人》2012年報道,馬來西亞在展示優質療程或醫療旅游方面的排名躍升到全球第二位。而美國《國際生活》2014年全球最理想退休國家排行中,馬來西亞以“可媲美西方的質優價廉醫療服務”位列亞洲第一、全球第三。
目前,醫療旅客多數選擇在馬來西亞進行心臟外科、骨科、整形及牙科手術、試管嬰兒和健康體檢等。
最具性價比:高質量醫療服務
與其他國家跨境醫療旅游相比,馬來西亞可謂是獨具特色,一是醫療資源豐富,二是醫療價格與技術雙重優勢,三是語言優勢。
馬來西亞擁有各類醫院及診所8000多家:政府醫院、門診中心、私人診療室遍布,形成龐大的醫療保障網絡,并擁有最嚴格的醫療法律、管制和安全標準。
尤其是在醫生資源方面,馬來西亞有33所醫科大學,每400個馬來西亞人中就有1個是醫生,醫生數量龐大,且專業要求極高,當地執業醫生普遍畢業或進修于英、美、澳等醫療發達國家,在心臟病學、婦科學、腫瘤、兒科及移植學科成就突出。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西亞亦是亞洲地區醫院設備最好的國家之一。
同時,相對低廉的醫療花費大力促進馬來西亞醫療旅游產業的發展,以心臟搭橋手術為例,美國花費約為13萬美元,在馬來西亞1-1.5萬美元,僅1/10。
醫療機構則廣泛使用英語、國語、粵語,醫患溝通無障礙,因此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人赴馬醫療旅游的人數近年來持續快速攀升。
森林城市:享新馬兩國頂尖醫療資源
與新加坡僅一橋之隔,憑借著獨特的地理優勢,森林城市毗鄰素有“亞洲醫療中心”之稱的新加坡,依托馬來西亞國家級“醫療旅游中心”依斯干達特區,無疑將成為國際領先醫療保健樞紐。
根據馬來西亞政府文件,依斯干達特區計劃2016年將有至少25家政府醫院及私立醫院。其中森林城市周邊分布著馬來西亞三大著名醫療機構,分別為隸屬亞洲最大私人醫療集團的鷹閣醫院、隸屬馬來西亞三大醫療集團之一的KPJ柔佛專科醫院以及最早成為新加坡政府指定可使用國民醫療保障金的立康專科醫科;同時毗鄰新加坡七大著名醫療機構,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新加坡中央醫院、新加坡百匯醫療集團等。
新馬兩國頂尖醫療機構,設備齊全、實力雄厚,將為業主及家人提供全面呵護。
值得一提的是,森林城市目前已與美國第四大醫療集團UIW/Christus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并積極洽談國際頂級醫院、醫療服務和研發機構,同時提供物業送醫服務。
宜居宜養:全球頂級生態療養圣地
研究表明,綠色環境與森林是生態療養的理想場所。
作為全球首座立體生態之城,森林城市領先國際的垂直綠化與立體分層城市規劃,使其宜居健康,更宜養舒適:建筑外墻長滿植物,目之所及都是森林。
全城地面都是公園,沒有車輛穿行,住在這里的人可以隨意曬太陽、跑步、健身、游泳,到公園中休閑散步、嬉戲玩耍,無車輛、無污染、無霧霾,空氣清新。
“我正在考慮是否要孩子的時候,森林城市這個項目就出來,真的感覺到自己很幸運,它幫助我做了這個決定。以后孩子可以到這邊生活,遠離霧霾,健康成長。”近期有備孕計劃的許女士在考察完森林城市后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