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制度存在差異,文化習俗迥異,如何在謀求經濟效益的同時,獲得更大的社會效益,對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十分重要。
作為中國向世界可持續發展所提供的重要戰略貢獻,“一帶一路”為沿線各國帶來了貿易投資的新機遇。
借助這股東風,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加速海外投資布局,紛紛在沿線國家規劃大型項目,實施產業合作。
然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制度存在差異,文化習俗迥異,如何在謀求經濟效益的同時,獲得更大的社會效益,樹立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的良好形象,對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十分重要。
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而言,包括基建投資在內的直接投資最為缺乏和需要,得益于國內積極推進的重大工程和與發展中國家開展的合作項目,中國企業在這方面擁有大量經驗。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第一步,中國的建筑公司、電力公司、電信公司在這些地區的投資經驗甚至超過很多跨國公司和財富500強企業。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入,中國企業正為沿線國家帶來其亟需的技術和資金,通過修建鐵路、公路、發電站、醫院、學校等基礎設施,在當地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除了基建上的優勢,中國企業還擁有堅實的融資后盾,中國進出口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等融資機構將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非常堅實的資金支持。
盡管全球投資持續低迷,但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今年前8個月,中國企業對包括新加坡、哈薩克斯坦、老撾、印尼在內的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07.3億美元,同比增長48.2%。
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是中國對外開放進程中的重要一步,隨著中國不斷加快對外開放步伐,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始把目光投向世界各地,積極開展跨國并購和投資。
經過十幾年的探索,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中國企業已經累積了很多投資經驗。對外投資尤其是在美國和歐洲的投資,能夠幫助企業提升競爭力,獲取先進技術和優質人才,保持可持續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中國投資者對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的4862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對外投資4734億元人民幣,相當于770億美元,同比增長18.2%。
“一帶一路”概念推出后,以碧桂園、綠地、恒大為代表的中國龍頭企業加快投資海外市場,取得了較為可觀的產出效益。但是,在國際化過程中,中國企業往往要面臨復雜的政治、法律、經濟、人才、文化等諸多難題,對海外市場的不熟悉、缺乏海外投資經驗、匯率波動以及可能的政策管控是國內資本投資海外房地產可能面臨的風險。
特別是一些中國企業以往在國外投資,只注重經濟利益,忽視社會效益,甚至嚴重破壞當地環境與生態,遭到當地居民嚴重抵觸,也在無形中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帶來阻力。
有關專家呼吁,中國房企在海外投資,要高度重視當地的環境保護,避免盲目追求投資效益,更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因為企業的國際化形象,往往關系到一個國家的形象。
在這方面,碧桂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示范。該公司在馬來西亞新山市推出的森林城市項目,以全新的綠色理念,打造世界首座立體森林城市,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提供了一個很有借鑒意義的“綠色”樣本。
在節能、綠色和科技等新興產業日漸壯大的世界潮流大背景下,碧桂園緊扼時代潮汐,通過幾大主題打造立體化綠色智慧城市:
▲首先是低碳低排。
森林城市是超低排放產業之城,將無限地減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并在環保理念之上,告別夕陽產業,打造可持續性發展的新興產業,以“綠色”為核心,建設一座宏大的海上綠洲。它立足于當今最先進的城市形態,擁有便捷、豐盛、快速連接性、科技感,然而又超越于此,更科技、更智能、更快捷、更先進。
不僅如此,它還是那種擁有智慧的綠色城市,不是簡單的與自然并列共存,而是真正地有機生長于自然中,實現人類、自然、科技、智能全方位的有機融合。
▲其次是森林生態。
森林城市是一座城市,也是一座森林,讓城市回歸森林,更要讓城市與森林有機互生,這成為森林城市的設計核心。根據規劃,森林城市集采世界最先進的城市規劃理念和實踐,立體規劃,成為解決現代大城市病、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生態持續發展、房產開發與產業結合的又一次重要突破。
▲第三是綠色創新。
森林城市是一座帶來想象力的城市:這是一座全城免費地下高速、區內三條有軌電車、百分百的綠色出行城市;這是一座采用綠化打造建筑立面,全球最大的垂直綠化城市;這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美,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海上綠洲之一;這還是全球首個分層立體城市,每一天,人們都生活在花園里,呼吸在森林里,愉悅在自然之中。
有專家就指出,“森林”代表綠色與智慧的有機結合,將成為森林城市的最大賣點,其意義不僅在于潛在的經濟收益,更在于向“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展現了中國企業國際化新理念。
在創造巨大經濟價值,拉動當地就業的同時,更讓全世界共同的綠色環保理念落地。森林城市項目的實施,將為其他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國際投資提供有益的樣本。
(海西地產網 張喵喵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