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福廈鐵路正式通車,福建開啟了自己的動車時代,而僅僅過去不到5年,大家發現,其部分區段客流密度已超過設計預測,因此,新的一條福建沿海鐵路線——福廈高鐵應運而生。
對于一條時速高達350公里/小時的鐵路線,對于沿線的帶動作用,這個在中國前面10年的高鐵大建設時代已經給出了無數鮮活的例子。高鐵站建在哪里?從官方到民間引發了一場新的現代版“保路運動”,在此小編不多贅述,不過從福廈高鐵泉州段的站點設置,或許會給我們一些新的啟示。
雖然福廈高鐵具體站點需要待可研階段細化后確定,但整體線路走向和規劃基本定調,那就是福廈兩市不再設置新的高鐵站,而泉州將設置三個新的站點,分別為晉江南(永和鎮)、泉州南(臺商區東園鎮)、和泉港站。這個決定的出乎意料之處就在于,一直以來坐擁政策優勢的廈門,想打造東部新城市中心的廈門東站(翔安)建設被取消,福廈高鐵經,F有的廈門北站,福州則依舊依托現有的福州南站。泉州卻趁此次機會,讓自己的高速鐵路線,在泉州灣來了一次“大劈腿”,一個地級市一下子將擁有6個可?扛咚賱榆嚱M的站點,形成南北并行的兩大客運鐵路線。
福廈高鐵泉州段在線路方案上,據中鐵四院公布資料顯示,有四個預選方案,分別為:方案一繞清源山設泉州北站、方案二泉州站并站、方案三泉州東站并站、方案四臺投區設泉州南站。
泉州灣跨海大橋
從四個方案中,相關設計單位在評估地質條件中認為,方案四要經過海積平原區及平原區,跨越泉州灣海域,工程地質條件在四個方案中難度最高,在投資費用上,扣除可行性最差的方案三(因為該方案穿越泉州及晉江城區,拆遷量大,對建筑和城市規劃影響巨大),投資金額也是最高的,不過這并不妨礙最終還是選擇了方案四,就是在泉州臺商投資區設立泉州南站。原因就是方案四線路走向及車站設置與泉州規劃的產業、空間、交通發展方向協調統一,總結一句話,這條線路要最大程度的服務于泉州未來的發展重點區域。
泉州環城高速網
從新設置的三個站點來看,晉江南更多需要兼顧服務石獅區域(由于多方面條件的制約,石獅一直以來未能如愿設置高鐵站),泉州南的設置的位于臺投區東園鎮惠南中學旁,目前區行政中心的所在地,而泉港站主要服務于泉港和惠安東部兩個大型石化產業區,這三個位置都是目前泉州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和重點打造的區域,從整個區域均衡發展的角度來說,南北兩條鐵路線的所包含的中心城區也將會因此獲益。
隨著今年5月份,泉州灣跨海大橋的建成通車,137公里的泉州環城高速正式成形,當時本網微信話題就這個話題曾經指出,高速路網的閉合也意味泉州未來城市建設的重點將會轉移到軌道交通和組團間的路橋建設,概括的說就是強化內部合力,增強對外開放,對內對外交通同時起步。而有意思的時,媒體近期對于金嶼大橋、城東北峰快速通道等組團間交通項目和福廈高鐵這類城際軌道交通信息保持著持續的熱情,也客觀印證這政府在城建上的思路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