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同意設立福州新區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同意設立福州新區。設立并建設好福州新區,是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貫徹落實國家支持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一系列重大政策的重要舉措,對于實現在更高起點、更廣范圍、更寬領域推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推動福建積極參與、全面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與平潭綜合實驗區實現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批復》要求,福州新區建設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生態優先、科學開發,以深化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為主線,以開放合作、改革創新為動力,率先探索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努力把新區建設成為兩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區、擴大對外開放重要門戶、東南沿海重要現代產業基地、改革創新示范區和生態文明先行區。
發展規劃
根據早前媒體報道,《福州新區發展規劃》草案已完成,根據這個規劃,福州新區規劃了北部片區、中部片區、南部片區三大功能片區。
北部片區
將圍繞羅源灣及交通樞紐布局,重點發展鋼鐵、石化下游產業等臨港型產業,以及濱海休閑度假、航運物流、特色都市農業產業。
中部片區
是福州新區核心區,重點發展臨空經濟、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和現代商貿、金融、科技研發、總部經濟等高端服務業。
南部片區
將按照港城模式,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整合港口和岸線資源,形成海西中心港。重點發展臨港重化、電子信息、機械制造、新能源、航運物流產業。
新區范圍
福州新區位于福州市濱海地區,初期規劃范圍包括馬尾區、倉山區、長樂市、福清市部分區域,規劃面積800平方公里,區位條件優越、生態環境秀美、產業基礎堅實、港口設施完善、文化底蘊深厚,在海峽兩岸交流合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建設重點
福州新區建設重點任務有七個方面。
一是構建兩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區。深化兩岸民間交流,提升科教文化交流水平,拓展產業合作,構建海峽兩岸經貿交流的重要平臺。
二是建設擴大對外開放重要門戶。推進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港口城市的交流合作,搭建國際交流平臺,深化涉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三是打造東南沿海重要現代產業基地。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建設海峽西岸先進制造業基地,培育海洋新興產業,做大做強文化產業。
四是探索全面創新改革路徑。推進對臺合作政策和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創新發展政策機制,推進城鄉管理體制改革。
五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強福州作為省會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和龍頭引領作用。深化區域協作,構建東南沿海聯動發展格局、帶動內陸省份開放發展。
六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科學組織城鎮空間布局,高水平推進小城鎮發展,促進城鄉共同繁榮。
七是建設綠色新區。優先保護環境,明確新區基本生態控制線,科學規劃新區生態功能結構。
(海西地產網 魚灰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