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萬科物業在深圳舉行25周年慶典暨新標發布會,并首次發布“睿服務2.0”產品。
從2015年初啟動市場戰略,到8月17日郁亮宣布2017年物業管理面積達5億平方米,萬科物業的連番動作備受外界關注。此次發布會,萬科物業首席執行官朱保全現身解疑,讓萬科的物業戰略更清晰地浮現出水面。
發布會延續了萬科偏好宣傳品牌文化的作風。萬科首個住宅項目——深圳天景花園的老業主以及中國物業管理協會領導,在發言中無不強調一個事實:中國首個業主委員會,就是在天景花園里誕生的。
而在朱保全口中,2015年是“萬科物業市場化元年”,未來公司主要通過合作實現快速增長。他強調,萬科物業市場化并非外界所稱的“狼來了”,也并不是和同行分食市場,“我們希望和行業一起改善與業主之間的關系”。
與此同時,新發布的睿服務2.0平臺打出“UberthanUber”的口號,將Uber的“共享經濟”思維引入物業服務領域。其中,萬科物業將向合作伙伴開放其操作系統,而該系統據稱集合了其25年全部發展經驗。
不過,朱保全表示,萬科物業專注于管理業主的資產,并不希望引入其它增值服務。他同時認為,物業行業的利潤率不應太高,2014年萬科物業實現凈利率10%左右,屬于合理水平。
物業Uber化與睿服務2.0
對于物業行業,朱保全表示,中國有超過244億平方米的住宅建筑存量,物業市場應該是做共享經濟的天然存量市場。因此,萬科物業的方向是“物業+Uberlization”,即物業Uber化。
朱保全指出,全球有10億輛汽車,其中90%被閑置,導致15%城市空間被占用,而Uber的出現解決了這些問題。“但在Uber1%的輕盈背后,實際上有99%的基礎設施已經在過去幾十年里成為了現實。”
他轉而表示,萬科物業要做的就是將基礎的物業服務水平做好,做業主房屋資產保值的捍衛者。
萬科物業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在納入統計范疇的1468萬平方米、接近15萬套樓齡超過10年的房產中,超過90%的萬科物業服務社區的二手房價格。同時截至2015年8月,萬科物業服務的社區房屋資產總價值達1.75萬億,較2014年底1.2萬億增長45.83%。
“這正是在過去十多年里,物業管理帶給業主房屋資產的價值。”朱保全表示,萬科物業走向市場化,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同行改善它們與業主之間的關系。
同時,萬科物業推出的睿服務2.0產品也成為此次發布會的焦點。據了解,睿服務1.0產品于2014年9月正式發布,是由萬科物業開發、可面向物業同時進行輸出的一種解決方案。
談及睿服務,朱保全將1.0版本概括為“記錄了物業與人的數據”。“睿服務1.0更多定義的是人和物的基礎,相當于在Uber之前的修路和造車。它在今天看來只是一個起步,但畢竟完成了一個從0到1的過程。”
具體而言,萬科物業在睿服務1.0的“戰圖”系統里,合計記錄了全國582個項目、75.09萬套房屋、259.30萬個設施設備的信息,服務了64個城市共582個項目、逾200萬客戶。通過“戰圖”,可查詢萬科物業服務的所有社區物業信息;同時“戰圖”通過App“住這兒”、“助這兒”,又分別連接業主以及員工端。
朱保全幽默地表示,如果說睿服務1.0版本完成了“修路和造車”,2.0版本則定位于連接人與物,相當于Uber的“司機培訓”。未來,新版本將把萬科物業所有的后臺放在云端,并推出業主專屬的管家服務。
“我們希望睿服務2.0的服務平臺,能夠記錄每一件小事。”按照朱保全的預計,睿服務1.0版本覆蓋了萬科物業36%的物業服務崗位,2.0版本將提升覆蓋率至100%。
而在完善睿服務平臺的同時,萬科物業提出希冀,稱希望這些技術“得到普及”。
“這幾年,萬科物業已經開發注入了所有流程和程序文件的操作系統,這個系統在未來是面向合作伙伴開放的。”朱保全表示,萬科物業已經在全國建立49個管理中心以及在云端的平臺,隨著未來更多合作伙伴的加入,這個體系的邊際成本會越來越低。
平臺服務與利潤率之辯
朱保全感慨稱,萬科將物業這一件事做起來需要很多年時間。
據他介紹,萬科物業自1990年成立至1999年期間,基本是作為售后服務的角色而存在;2000年-2008年,進入純粹補貼時期,期間開始幫萬科的項目做工程服務;2008年,萬科物業從萬科地產中分拆開來,此后6年間一直進行“內部市場化”。
進入2015年,萬科物業正式啟動市場化戰略,這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對此朱保全回應稱,如今太多公司談物業市場化不外乎估值、O2O、融資這幾大方面,卻忽視了“業主”這一最重要的環節,物業管理的市場口碑并不算好。
“萬科物業市場化目標,就是希望業主對物業行業滿意。”朱保全如是稱。
不過,相比于花樣年旗下彩生活平臺引入生活、出行、汽車、金融理財等服務,萬科物業并未明確表示做類似舉動。朱保全表示,萬科物業隨時可做成平臺,但目前并不希望靠增值服務賺錢,公司還是圍繞與房子資產提供服務。
對于圍繞物業資產服務這一模式,朱保全的看法也較為樂觀。“北美物業管理公司的前50強市場占有率近30%,這方面中國的前50強僅為5.6%,且中國沒有一家物業公司市場占有率超過1%。”
“市場未來是一個集中的過程,有一種模式是并購,但萬科物業的模式是合作。”朱保全強調,萬科物業進入市場并非“狼來了”,公司的服務對象除了傳統的業主和開發商,還有物業公司。“物業公司不是我們的競爭對手,而是合作伙伴。”
萬科物業披露數據顯示,睿服務自2015年入市后,已與包括金隅、首創置地等多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合作面積已經超過萬科物業過去25年總累積面積的20%。在合作的企業中,物業公司、開發商下屬公司占七成,私人企業占三成。
而按照郁亮此前在萬科中期業績會上描繪的藍圖,2014年萬科管理物業面積0.7萬平方米,2017年預計達到5億平方米,3年增長7倍。其中,2015年的目標是托管外部約6000萬平方米項目。
除此以外,萬科物業的利潤率也備受關注。據了解,2014年,萬科物業營業實現營業收入33.7億元,凈利潤約3.23億元,凈利潤率不到10%。與此形成對比的是,通過并購實現快速擴張的彩生活2014年營收3.89億元,毛利率達79.6%,凈利潤率則為50.5%。
“利潤率要那么高干嘛?”面對媒體拋出的質疑,朱保全如是反問了一句。他開玩笑稱,物業行業的不適合太高,如果始終保持30%的凈利率,業主應該要求物業費再降價。
“我覺得萬科物業10%的凈利率,蠻好的。”朱保全強調,資本市場并不只盯著凈利率。“只有資產負債、現金流量、利潤三大財務數據都好看,那才是真的好。”
至于外界關注的萬科物業上市問題,朱保全則含糊地表示,“一切聽郁總的安排。”
(海西地產網 吳淑惠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