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復星集團內部迎來一場人事大變革,涉及復星集團多位高層。
經復星方面確認,該人事變革內容主要為原復星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陳志華任復星地產控股聯席總裁兼復地集團董事長,星浩資本總裁趙漢忠調整為復星地產控股聯席總裁兼星浩資本董事長。
陳志華與趙漢忠履新復星地控聯席總裁同時,復星集團執行董事兼總裁汪群斌不再擔任復地集團董事長,復星地控總裁徐曉亮不再擔任復地集團副董事長。
至于復地集團,則由原復地集團執行總裁王基平提任復地集團總裁,原星浩資本執行總裁黃海濱提任星浩資本總裁。
另據復星地產官網信息,復星地控總裁徐曉亮也新獲委任為復星集團副總裁。
趙漢忠履新
不難看出,復星此番人事調整圍繞復地集團、星浩資本展開。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星浩資本趙漢忠升任復星地控聯席總裁。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指,復星集團旗下的復地及星浩在地產板塊規模相對較大,復星管理層改革,將重新梳理公司資源,或在2015年推出新的發展戰略。
另有分析進一步指出,從復地退市到現在三年有余,復星依托地產平臺發展“蜂巢城市”戰略,成效并不明顯。地產版表現遠不如旗下醫藥或是海外投資來得突出。
“是次復星圍繞復地調整人事,很大可能是要重新梳理地產板塊,把之前分散發展的力氣聚攏起來。”該分析人士亦指出,“巧合的是,趙漢忠的職業拐點幾乎與復星地產業務板塊的調整軌跡完全同步。”
據了解,在該次人事變動明確之前,市場有傳言稱趙漢忠將從星浩資本離任。
現在,最終消息證偽,他其實是升任復星地控聯席總裁并保留星浩資本董事長職位,并非離任。不過有市場人士認為,趙漢忠或將暫離星浩資本前線業務,而更多專注于從復星地控層面發展公司業務。
資料顯示,加入星浩資本前,趙漢忠曾在金地集團任職15年,憑借其管理經驗,從制度規劃、人力資源,到企業文化,都曾頗有建樹,有評論稱其為金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立下汗馬功勞。
據了解,趙漢忠在金地上市公司監事長任上,臨危受命,掛帥上海灘,為金地在上海發展立下“戰功”。當年在趙漢忠帶領下,上海區域成為金地銷售貢獻的重點區域。
2009年,趙漢忠在華東區域投資近104億,獲取了包括30億趙巷地王等在內的三個上海項目以及數個位于華東區域的其他項目,為金地未來在上海的發展奠定基礎,但這也是趙漢忠在金地的謝幕演出。
易居研究院嚴躍進認為,趙漢忠此前從金地集團空降到復星集團,就受到比較大的期待。目前通過提升為復星地控聯席總裁,或體現復星未來對于集團下各類地產基金資源的整合意圖。
據了解,趙漢忠在復星地控總部暫時還沒有屬于自己的辦公室,目前仍在星浩辦公。
復星三年之癢
翻閱歷史資料,趙漢忠于2010年末加入復星旗下基金公司星浩資本,其后不久復星宣布旗下地產平臺復地集團退市。
其時,復星披露將為旗下地產業務制定三年轉型戰略。據后來復星地控總裁徐曉亮介紹,復星的地產業務機會將會落腳于城市發展2.0版本。
以城市功能提升、產城融合為新的屬性需求的新一輪城市發展是復星地產業務的產業基礎;而地產業務多城市布局以及嫁接海外資源并引入中國的能力,正是復星地產業務進行戰略轉型的前提。
他透露,復星地產業務定位地產投資集團的初衷,就是依托旗下復地集團、星浩資本、星泓資本、星豫資本等若干開發平臺,從投資的角度去做蜂巢城市。
然而,畫卷上的藍圖總是看上去很美,為復星地產業務轉型而設的多個地產開發平臺在其后的發展卻是各有酸甜。其間,趙漢忠帶領的星浩資本與曾經唯一的地產平臺復地集團的發展浮沉頗具代表性。
“復星地產在轉型之初引進星浩資本團隊時,就采取了合伙人制度的嘗試,如今效果顯著,星浩前三期募集資金達百億元,已成為地產基金的領頭羊。”復星地控總裁徐曉亮曾如此評價。
三年間,趙漢忠領導的星浩資本發展持續走好,而曾經的地產旗艦復地卻難言起色。
據了解,自2011年被復星私有化退市之后,復地在復星中位置就逐步被邊緣化。其現在的地位只是和星浩、星豫、星泓、星頤、星景等多家開發平臺并行發展而已。
同樣,復地近幾年的業績也呈萎縮之勢,相關數據顯示,退市之前的2010年,復地全年銷售136億元,其后的2011年復地僅實現銷售94億元,同比下滑逾三成。隨后兩年,復地分別銷售121億元及128億元,與2013年同行普遍業績大幅增長相比,復地僅有5.7%的增長,如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由復地主導發展的多個項目,均有停滯狀態。
現在,三年為期復星地產業務轉型仍在路上,而此次地產板塊的人事大變動,似乎也預示著復星地產業務架構將再次手術。
有市場人士認為,上一次復星地產業務的大調整是基于對于房地產與基金業務板塊配套而展開的。但在市場人士看來,從目前各地產業務板塊的現狀看來,該戰略并未達到預期效果,市場亦有聲音認為其對地產板塊轉型策略有分散力量之虞。
“本該每年為集團貢獻利潤不低于三分之一的地產板塊,仍然被復星寄予厚望。而此次人事調整,不難看出復星對過往地產業務發展策略有糾偏之意。”
上述市場人士續稱,從幾項人事調整或可看出,復星是要將之前的分散策略重新組合,加強重點地產板塊星浩與復地的發展。
(海西地產網 徐曉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