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高級副總裁肖莉的離職,外界也唏噓曾被王石稱為“夢幻組合”的班底,如今人數已只剩三分之一。
但老臣離去,新兵進來,在以變革為宗旨的郁亮時代,萬科開始忙著轉型,也開始忙著王石曾不中意的商業地產。
11月11日,領匯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公告宣布,就收購深圳萬科廣場已與萬科簽訂無約束力意向書。
根據公告,領匯擬洽購萬科旗下位于深圳的龍崗萬科商場八成權益,包括若干臨街商鋪及停車位。
作價方面,市場預計以當下龍崗區域價格水平計算,該商場總值逾20億元。
而具體交易進展上,領匯行政總裁黃國龍11月12日對媒體表示,需數月后才能完成收購。
資料顯示,去年12月開幕的龍崗萬科商場位于深圳龍崗中心城區,包括購物商場、街鋪及泊車位在內,總樓面面積逾100萬平方尺,其中商戶包括精品超級市場、零售品牌、戲院及溜冰場等。
20億引入領匯
雖然市場曾多次傳出萬科擬出售旗下深圳萬科廣場權益,但消息最終均未得以證實,依此次領匯發布的最新公告來看,萬科著實早已有想法將該項目出售,而出售對象正是領匯。
因早前不止一次對外透露會將旗下商業出售,同時宣布會由自身成立的商業管理公司去運營,因此,對于萬科此次出售商業物業,在相關分析師看來并不是意料之外。
而為何首先出售的是深圳萬科廣場,相關分析認為這或是萬科與領匯商量后,認為最適合合作的項目。
分析指,一方面是領匯基金擬在珠三角尤其是深圳龍華、寶安獲得運營成熟物業的意愿較為強烈,而就萬科而言,深圳萬科廣場首當其沖。
其次,選擇購入萬科廣場權益,或者也是領匯充分考慮了深圳萬科廣場未來發展前景的結果。
對于該項目發展前景,戴德梁行華南及華西區研究部董事張曉端表示,該項目因處于深圳關外的龍崗中心區,相對于關內商業物業競爭壓力相對較小。
同時,龍崗除cocopark外,成熟商業物業較少,購買力也相對充足。再加上目前該項目運營逐漸成熟,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若最終能能促成交易,對雙方來說都較為劃算。
另外,就萬科出售萬科廣場的考慮,銀河證券分析師陳智旭表示,因為深圳萬科廣場10萬平方米的規模并不大,再者目前萬科的資產負債率,現金流水平都較為健康,因此萬科此次出售項目并非出于盈利考慮。
“萬科或希望將資產授予領匯后,在后期項目的運營管理中,逐漸深化與領匯的合作,從而學習更多領匯的商業運營經驗”。
至于今后具體合作細節上,陳智旭認為,根據披露信息,交易完成后領匯持有項目八成權益,而萬科僅保留兩成權益,所以領匯或會主導該項目的運營;同時雖然萬科更多的是學習,但猜測其也不會放棄參與管理該項目的權利。
萬科商業“道路與夢想”
雖然此次與領匯的合作,表面看僅是一次單一物業的出讓動作,但若縱觀萬科目前整體商業發展,不難發現,包括北京的金隅萬科廣場、深圳的壹海城等商業合作項目,都是在項目前期就已確定合作方。
若此次萬科將深圳萬科廣場八成權益出售予領匯,將是萬科商業發展史上為數不多的通過二級市場出售商業物業。
事實上,在去年12月領匯宣布與萬科簽訂合作協議時,就有分析猜測,領匯與萬科合作或有兩大方向,包括向萬科購買商場項目,及領匯作成為萬科旗下商場管理人。
當時的分析更傾向于后者,因為成為管理人付出的投資不大、風險較小及回報亦不錯。
同時,于萬科而言,不僅能進一步吸取領匯零售物業的管理運營方面豐富的經驗,還能間接享受領匯基金在融資方面的優勢。
但如今看來,領匯基金不僅僅是想以管理人的身份介入萬科商業項目當中,這也意味著,不排除未來萬科將授予更多項目給領匯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除與領匯合作外,早前萬科還透露正尋求與美國凱雷合作的機會,即與凱雷成立商業地產合作平臺,然后該平臺通過收購股權或資產的方式收購公司部分商業物業。
對此,相關分析師認為,目前來看雖都是以學習經驗為主,但萬科與領匯的合作,更多的是學習商業運營的經驗,而與凱雷的合作則更多學習小股操盤的業務模式,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另外,針對萬科上述一系列的合作動作,分析還指出,與國際資本巨頭對接除有利公司學習海外成熟經驗,對公司商業物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外,尋求合作的主旨還是想通過將資產出售給資金實力強的合作伙伴,實現未來將其商業物業以資產證券化形式退出。
(海西地產網 張喵喵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