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泉州市區的土地市場,或許給人一種“輝煌過后是平淡”的感覺。2013泉州商品房合計銷售233.8萬㎡,同比大漲60%,亦創下歷史新高。第一季度土拍,中駿105輪搶拍拿下市區地塊,還有本土企業盛榮的保衛搶地戰,更有世茂4天豪擲24億入手17幅地塊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樣的數據似乎給了2014市場足夠的信心和好兆頭。
2014年第一場土拍現場眾家云集
然而,馬年樓市并未在“馬到成功”“一馬當先”等美好寓意中昂首前進,紛紛“馬力不足”。隱藏在高攀不止的樓市后面的安全隱患一瞬間爆發,陸續從全國一二線城市擴散而來的“降價潮”以及其帶來的恐慌,也席卷了幾乎整個泉州,包括房產企業、購房者、銀行、媒體。
零供應!樓市遇冷!土地市場陷入冰點,泉州土地成交量急劇下降。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原本計劃出讓的13宗、14宗合計總面積2007畝的地塊,無一宗掛牌出讓。
籠罩在樓市上空半年多的陰霾,在9月30日被央行一紙公告吹散了一角,新政對8月份開始流傳并出臺的“閩8條”細則做出了明確的支持,泉州各大銀行在此背景下陸續發布公告放松“首套房認定”。這似乎成了寒市中的一把救命稻草,開發商寄希望于樓市由此轉折,而銀行利率“7折”的“誘惑”也讓購房者充滿無限期待。 【相關新聞:泉州樓市限貸風云】
房企和購房者的心態悄然變化,而冷靜旁觀的業內人士,對土地市場的關注此刻又提到了日程上,今年的土地市場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著各界對于明年樓市的判斷。
據海西地產網分析中心統計,目前泉州市區未出讓的明星地塊中,集中分布在東海、城東和北峰組團,面積均達百畝。 【相關新聞:江南片區明星地塊測評】 【相關新聞:東海市府旁150畝地塊測評】 而本來就要在第四季度出讓的地塊中,有一幅地塊尤其引人注目——東海組團法石片區。
法石街區位于泉州城與濱海新區之間的狹長地帶,西至云鹿路,東至法坊路,南鄰晉江,北至通港西街,東西長約1.7公里,南北進深100米至150米,用地范圍約247000㎡。
371畝,不僅是未出讓重點地塊中面積最大的,也是2014年規劃出讓的地塊中面積最大。其赫然列于第四季度的出讓計劃中,成為了未出讓明星地塊中的明星地塊。按照市場漸漸回暖的跡象,隨之蘇醒的土地市場如果按照原計劃進行第四季度的土地出讓計劃,法石片區將成為市中心最受矚目的地塊。
回歸到這371畝的法石片區地塊,你會發現這是一塊充滿神奇色彩的土地。歷史上的法石片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史跡保護規劃江口片區中古跡最集中的地區,其歷史悠久,歷經歲月變遷,擁有古樸而悠遠的歷史韻味,法石宋代沉船遺址在項目地塊內,擁有46幢保留建筑,北側山上有海印寺等重要的歷史建筑群,南側沿江有美山碼頭和文興碼頭,這些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見證,也足以見證其昔日的輝煌。
從南威大廈俯拍地塊
地塊范圍內的保留建筑
地塊現狀
東亞文化之都的精髓在于其“文化”的源遠流長,泉州政府在法石片區的改造意向及規劃中,“保護文化特色”理所應當地成為了第一條件。這就要求未來接手此地塊的開發商,在改造城市風貌的基礎上,對于文化的尊重與保護的責任亦要有所認知。
法石片區改造意向效果圖
因此,對于法石片區的改造,責任重大而任務艱巨。而在走訪與剖析中,海西地產網發現,多家開發商對此地塊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并且多為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的身影,其中包括在大泉州范圍內已經開發過項目的多家外來房企,也包括一直尋求機會而未果的外來房企。
對于泉州市中心用地緊縮向城市邊緣擴展的現狀,法石片區的存在無疑給予很多一直想進軍泉州市區而無緣的房企描繪了藍圖,而對于誰將“占領中心”,海西地產網為您進行客觀、詳盡的解析。 【詳情點擊】
(海西地產網 柯藍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