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定一個行業的大咖?無論擺在眼前是怎樣的評判標準,中航的成績單都毫無疑問能獲得肯定的答案。
65年超級央企締造核心的國防力量,多次進入世界500強,排名躍居第178位,旗下20多家上市企業,客戶遍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首個進入晉江的央企—中航交給世界的是一張只填了年份表的簡歷,這簡單的時間軸里,或許我們可以看到,中航這個“大咖”是怎樣練成的。
新中國航空工業從1951年創立,歷經60年,已經成功研制生產了上萬架軍用、民用飛機。
1950年
1月5日重工業部代部長何長工與空軍司令員劉亞樓聯名向中央提出《關于航空工業建設的意見》,建議成立航空工業建設委員會,成立航空工業管理局以及設立研究院等。
1951年
4月17日~29日 航空工業管理委員會成立。
4月29日航空工業局成立,局址在沈陽。
1954年
7月3日新中國生產的第一架飛機——初教5(雅克-18)教練機首飛成功。
8月18日 愛姆-11(M-11)發動機試制成功。
1956年
9月8日 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殲5(米格-17)試制成功,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從此跨入噴氣時代。
1958年
7月26日 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架噴氣教練機殲教1,首次試飛成功。
12月14日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架直升機,7噸級直5直升機首飛成功。
1963年
9月23日我國制造的第一種超音速噴氣式殲擊機殲6首飛成功,是60-70年代中國空軍主力戰斗機。
1964年
第一代空空導彈“霹靂”1空空導彈定型,投入小批生產。
1980年
9月26日我國自行設計的大型客機運10首次飛行,也是第一架首先飛越世界屋脊的中國制造的飛機。
1998年
3月23日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戰斗機殲10首飛成功。
1999年
10月3日中美合作生產上海飛機制造廠制造的MD-90-30干線客機在上海首飛成功。
10月28日 MD-90-30干線客機通過FAA適航審查。
2000年
3月12日-14日 新舟60飛機給國家領導人做了匯報表演,得到稱贊,被認為是適合我國支線航空運輸的飛機。
2000年
8月3日,首架“新舟”60飛機交付四川航空公司,8月12日正式投入運營。
2007年
2月27日殲10飛機獲2006年度國家科技部特等獎。
12月21日 ARJ21-700新支線飛機首架試飛機完成總裝下線。
2008年
6月29日國產新型渦槳支線飛機新舟600總裝下線,新舟家族再添“新生兒”。
10月10日新舟600飛機在西安首飛成功。
2011年
1月11日,中國殲-20隱形戰機11號在成都成功進行首次試飛測試,整個試飛過程歷時18分鐘,標志著我國在飛機研發和制造領域上升到新的階段。
2012年
11月23日,我國“殲15”艦載機在“遼寧艦”上成功起降,意味著“殲15”和“遼寧艦”艦機合練的技術條件已具備,“遼寧艦”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航母。
(海西地產網 吳淑惠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