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畢業季,又一批高校大學生將脫離大學宿舍的“群居”生活,分散到社會中的每個角落開啟一段新的人生旅程。離開學校這座象牙塔,“畢房族”們已經開始為找房子而焦慮,曾經不在乎的東西,此刻都要精打細算起來。租金、地理位置、周邊環境、水電費、室友等等都需要考慮。因此,畢業不僅意味著要找工作,還要找房子;是與人合租,還是自己單獨租?是住城中村,還是成熟小區?成為“畢房族”們的又一次抉擇。
當“蝸居”、“房奴”等一系列關于房子的詞匯被人耳熟能詳時,稚嫩的“90”后已悄然走出校門,直面這個殘酷卻又現實的話題。相對稚嫩“90”后相比,“85后”卻是現階段高房租、高房價首當其沖的受害者。房租越來越高,房價也絲毫沒有下降的趨勢,是硬著頭皮繼續租下去還是“跺跺腳”咬牙買套房,確實成為擺在早已晚婚的“85后”面前的難題;面對高額房價,少之可憐的工資,促使“畢房族”們最擔心因買房的緣故影響事業。
畢房族心有余而力不足 購房全指望父母
隨著畢業季的到來,租房市場在7月份迎來旺季;記者走訪泉州多家中介了解,因“畢租族”激增,泉州房屋出租率已近達8成,但是多數都是短期租客。據調查:占20%畢業大學生表明:”與其交房租給房東,不如自己還房貸“;占30%畢業大學生表示:“房價一直上漲,購房是早晚的事,早買還省錢”;占50%畢業大學生承認:畢業后買房,父母占了主導因素。
對于90后的置業觀念,嚴格來說還沒有成形,在“左手畢業證,右手房產證”越來越普遍的現象中,畢房族“我想要一所大房子”的夢越發濃烈,不得不“暫借”的形式向父母伸手索要巨款支付購房首付。有人說:畢房族是最幸福的群體,大學剛畢業沒積蓄及低工資下,依靠父母為其買房是易導致其產生依賴父母的啃老行為;也有人說:畢業應該以立業為主,但畢業買房實屬無奈,早買早安心;隨著房價只漲不跌的形勢,曾經讀書時懷揣畢業后自己買房的“雄心壯志”,無奈夢想卻照不進現實。
畢房族投資自住兩手抓 引領購房新熱潮
房價繼續上漲,未來購房壓力更大。許多父母為子女買房更多的就是基于這一考慮。在現實社會的逼迫下,父母和“畢房族”都看好樓市未來的發展,對房價上漲充滿了恐慌。而畢業生進入社會早晚要買房、早買早安心成為普遍購房心態;實際上,畢業就買房的大學生在首要考慮解決居住需求的同時,也多少都附帶考慮到了房產的投資屬性。
相較于已擁有房產的“畢房族”而言,面對參加工作的經濟壓力的同時,其實年邁的父母已承替一半的壓力。而在“畢房族”中,父母一次性付全款的占比40%,父母出首付、自己還房貸的占比逾六成。
畢業一年的李先生曾屬于“畢房族”其中一員,初入社會僅靠讓人汗顏微博的工資為自己“購房夢”打拼的階段,存款基本沒有,做什么都需要用錢,但住所又不得不考慮的條件下,依靠父母購買一套經典劃算的小戶型住宅。那會剛參加工作,工資不到2000元,閑時就關注泉州樓盤信息,偶爾周末經常去逛樓盤,對于樓盤的售價及優惠了如指掌。都針對價格、戶型面積、物業管理、地理位置、生活配套、升值空間及房貸不超過工資三成的樓盤都成為首選,購房之后,盡管當時生活很拮據,但卻借此強制培養了自己的理財習慣,算是工作以后的個人投資吧。
畢房族未影響整體樓市 花樣營銷吸眼球
越來越多的“畢房族”騷動,開始引起開發商們的注意,尤其是在今年整體形勢不好的情況下,這個新興的剛需族群體的購房力成為了一些房企的挖掘對象。
面對“來勢洶洶”的畢房族,蠢蠢欲動的開發商也開始調整營銷方式,改變營銷策略,花樣百出推出大量中小戶型產品甚至是公寓類產品。近期,泉州萬科城力推86㎡最“牛”婚房計劃現已啟動,“為婚買房,必須要牛”的火辣口號,買86㎡裝修3房就送萬元婚房禮包,無不吸引青年置業目光;同時,建發瓏璟灣熱推“青年置業計劃”四重優惠,凡是滿足條件畢業大學生,即可享“存一萬抵兩萬”、“7萬首付買三房”、“房租補貼一整年”、“青年婚房再特價”等系列巨惠。在五花八門的優惠下,房子的品質、配套設施完善等等,都是“畢房族”優先考慮因素。
在沒有詳細統計數據表明:現今社會潛伏“畢房族”群體對于泉州樓市未能產生很大作用和影響。盡管目前看起來那么微不足道,但這個群體的確具有強烈的話題性,毋庸置疑的是每個售樓部都會出現諸如此類的買主,因此近年來也逐漸吸引不少開發商的注意,想必在未來的樓市這些“90后”也是隱藏式購房潛力股。
雖說”居者有其屋“是中國社會的傳統思想,但是這也并不意味著鼓勵畢業大學生都去買房,畢竟,量力而行最重要。買房還是租房,一是要理性選擇,根據自身經濟能力和消費水平,畢竟買房要首付要房貸,如果盲目隨大流一味透支,并不可取;二是要自力更生,年輕人買房子可以適當借助外部資源,比如來自父母的支持,但是不能做"啃老族"。
對于當前情況,小編在此友情提示購房置業青年,每個人的預期收入都是呈增長趨勢,現在買不起,等到經濟條件好了照樣可以買。俗話說的好:“買房需謹慎,購房請三思”,不要因買房而拖累父母及自己,量力而行就好,當然,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這也不失為提前投資的一條途徑。
(海西地產網 張喵喵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