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西地產網網友趙先生在網站留言訴苦,看房子看了好幾個月,終于下定決心要買一個市區的樓盤,想上網查查該樓盤的相關信息,一查之后大驚,趙先生發現在泉州住建局網站上根本沒有叫這個名字的樓盤備案,驚慌之下打電話給樓盤的置業顧問咨詢后才清楚,原來項目網上的備案名和市場上推廣用的名稱竟然是完全不同的。虛驚一場!
“案名”變裝 “雌雄”莫辯
海西地產網走訪發現,不少購房者都有類似趙先生的經歷,看中了某個樓盤,上官網一查,卻發現怎么也查不到;蛘,開發商宣傳的樓盤名“高大上”,可是拿到房產證一看,就是一個平平淡淡的某某花園某某新城。事實上,藝人有本名和藝名,樓盤也一樣,有些樓盤“嫌棄”自己倉促報備的案名過于質樸,后期就會費盡心思想一個更吸引眼球、更符合樓盤氣質的推廣名。
樓盤習慣披上“馬甲”的現象,對于部分開發商而言,如果前期銷售不理想,就有可能重新換名,“新瓶裝舊酒”再度上市;有的是為了更好地突出其產品的特點;也有樓盤為了方便價格變動而更名。對于購房者而言,最擔心的便是遇上開發商為了掩蓋其前期開發樓盤因存在問題而新披披上“馬甲”繼續破罐子破摔的行為。
因此,作為購房者,如果不是對這個樓盤特別的熟悉,在網上查備案就會猶如霧里看花、雌雄難辨。
“大名”生僻 “小名”遠揚
“如今,起一個備案名,后期再用推廣名做宣傳已經成為開發商常用的營銷手段。所謂的備案名其實就是在房產管理部門申請預售證時用的正式名稱,也是業主拿到房產證后的正式名稱。”
廈門先知先覺行銷策劃公司泉州項目一文案說到:“一般而言,大多數人都只接觸現場售樓部人員的介紹和出街的廣告等,很少人會上官方網站查詢,所以只知道樓盤的推廣名很正常。而這種“大名”生僻、“小名”遠揚的情況在泉州很普遍。”
海西地產網根據泉州市住建局官網以及晉江石獅網上房地產的網上備案進行統計后,列舉泉州在售/熱門樓盤推廣名和備案名不一的樓盤24家。
其中,有的樓盤備案名會和推廣名沾點邊,比如中駿四季陽光的備案名就是中駿四季陽光花園;有的則完全搭不上邊,甚至讓人感覺有點懵,如購房者耳熟能詳的天峰在網上備案的名稱叫中駿國金中心,冠亞凱旋門的備案名叫尚城,富臨新天地的備案名是富貴花園。
無關乎權益 沒太大關系
一個樓盤除了有備案名、推廣名,如果是大型分期開發的社區,還會出現主案名和副案名。比如新天城市廣場,這是主案名,分期銷售時分別以“新天百納、新天雅苑、新天湖郡、新天美地”等名字推廣。從含義上說,這些推廣名都代表著每期房源的特性。
還有將各組團分別命名的,如體量達到600萬平方米的東海灣,每期都有自己的名字,從俊園、文園、雅園、麗園、和園、豪園,到太古廣場一期、二期、三期,再到最高端組團御花園,根據每個組團的產品特點,也有專屬案名。
對于項目來說,推廣名是詮釋優勢賣點、增加品牌內涵的第一環。比如,東海灣的體量較大,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短線項目,在長期發展、有效傳動、確保銷售的要求下,需要展現不同的特點,吸引不同的人群,才能更好實現項目每期的銷售目標。
另外,業內人士稱,體量偏大的樓盤銷售期比較長,長期使用一個推廣名會造成審美疲勞或者給人一種怎么賣也賣不完的感覺,換案名則能夠以新鮮感重新吸引眼球。
據了解,發展商報建時,大多只是隨意起個案名,到項目真正動工時,發展商要跟代理公司、營銷部門經過深入溝通,暫定名很可能就被棄而不用。但在泉州,要把之前的案名改過來,更名的手續十分繁雜,因而發展商在推廣時雖然起用了新名字,卻不愿費精力再去把以前的名稱改過來,所以導致一個樓盤有多個名字。
業內人士認為,備案名和推廣名不一的現象只要不影響消費者的權益和今后購房者的入住,一個樓盤使用2個或多個名字都沒太大關系。
。êN鞯禺a網 柯藍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