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晚,國內權威的房地產行業數據調研與分析機構--中國指數研究院公布了“2014上半年品牌房企銷售業績排行榜”,行業“快馬”泰禾集團以銷售額達101億元的卓越表現,成功挺進行業30強并排名第27位。這一排名也佐證了研究機構億翰智庫上周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TOP30企業業績預估表”,當時泰禾位列第28位。而7月1日凌晨,另一家在業內頗具影響力的研究機構--克而瑞(CRIC)研究中心也發布了“2014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排行榜TOP50”,泰禾也躋身其中并位居前列。
今年上半年,國內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期,行業進入全新的大整合,企業分化越來越明顯并進一步加劇。綜合上述研究機構的分析,在市場受到抑制的環境下,多數中小房企的銷售業績增長乏力,泰禾能夠逆勢上揚,充分凸顯了泰禾的競爭優勢和綜合實力,并與其堅持的“高周轉”戰略密不可分,同時再一次證明了其戰略布局的遠見卓識。
榜單數據顯示,隨著行業競爭和企業分化的加劇,行業集中度提升與入榜企業門檻均顯著提升,“強者恒強、弱者愈弱”的格局越來越明顯。“只有不好的產品,沒有不好的市場”。作為高端住宅和商業地產協同發展的典型房企,泰禾今年上半年可謂“明星增長、持續發力”,表現尤為出色:克而瑞統計數據表明,銷售均價大于15000元/平米的上榜企業只有7家,泰禾與華僑城、融創等名列其中且位居第五;銷售均價漲幅高于20%的則有5家,泰禾又與華僑城、融創等躋身其中并位列第三。這主要得益于泰禾一貫以來的“高品質”產品戰略,尤其是今年以來包括北京院子、廈門院子、江陰院子等“院子系”的持續熱銷,帶動企業銷售均價上升并實現了業績與利潤的穩步增長。這也從側面突顯了泰禾區別于其他房企、獨具一格的核心競爭優勢。
上半年,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房企銷售面臨嚴峻考驗,誰能在淡市背景下實現銷售突圍,誰便增加了勝算的砝碼。去化率是衡量一個項目是否熱銷的重要標準。一向堅持“高周轉”策略的泰禾,在去化率方面同樣表現卓越:無論是“紅系列”剛需或改善型產品,還是商業地產系列產品,均持續熱銷,平均去化率超過70%以上,如福州永泰紅峪首期去化高達100%、福州紅悅每次開盤也在80%左右;不僅如此,泰禾的豪宅系列也實現了“高周轉”,如“北京院子”首期開盤引發搶購潮去化近100%,“廈門院子”開盤熱銷109套去化率高達9成。這與其堅持“高舉高打、以銷定產、合理定價、不捂盤”的靈活營銷策略息息相關。這種有質量的“高周轉”模式,成為應對市場“大調整”的最佳武器,泰禾也由此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高周轉”標桿。
中國指數研究院在當天發布的分析報告中指出,在上半年市場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各大房企紛紛淡出庫存高、去化慢的三四線城市,轉向并加大房價抗跌能力強的一二線城市。而眾所周知的是,泰禾早在去年年初就開始加大了對一線城市的投入與布局,繼去年拿地近200億之后,今年上半時再搶地145億,這些優質而成本較低的地塊全部集中在市場需求量大的北京、上海等核心一線城市和經濟十分活躍的福建大本營。就在各大榜單發布的前兩天,6月28日,北京泰禾1號街區二期產品開盤,當日即售461套,去化率超過八成;6月29日,北京泰禾拾景園首期開盤,也創造了“開盤秒罄”的佳績。這些,無疑又一次證明了泰禾戰略布局的前瞻性和遠見卓識。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指數研究院上述報告顯示,其監控的23家公布銷售目標的標桿房企中,年度目標上半年平均完成率為40.3%。此前,泰禾已經公布今年銷售目標為250億元,按此計算, 泰禾完成率為40.4%,高于23家標桿房企的平均完成率。在億翰智庫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TOP30企業業績完成率”排名中,泰禾位居第17名,這進一步佐證了泰禾在行業中的不俗“戰績”和競爭優勢。據悉,下半年,隨著在北京、上海、福建將有更多住宅和商業地產項目新盤或新品推出,泰禾將有信心達成全年250億元的目標。
(海西地產網 張喵喵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