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公布《泉州市做好加快推進普通商品房供應工作的實施方案》,以加快推進全市普通商品房供應有效增加,穩定房地產市場預期,堅決遏制房價的過快上漲,被業界稱為“泉四條”。
面對實施方案的出臺,泉州地產界如何解讀這一政策信號?隨著樓市政策逐漸明朗,業界對2014年泉州地產發展持什么樣的觀點?
實施方案出臺釋放樓市健康發展信號
華大工商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張向前密切關注此次文件的出臺。他表示:“這一文件的出臺恰到時機。2013年泉州躋身二線城市行列。在全國樓市風雨變化中,泉州樓市發展一直較為健康。2014年是實力房企深耕泉州市場的重要一年,在此背景下出臺房地產市場監督文件,這也釋放了政府促進泉州房地產健康有序發展的用意。”
張向前認為,面對今年資金鏈趨緊的狀況,部分資金回籠慢的房企可能會出現惜盤、捂盤、推遲入市等違規操作行為,這些都將影響市場的良性競爭。在市場供給方面,將造成不平衡,供應不足后,一方面導致購房者選擇面小,另一方面,房價或被拉高。“因此在文件中明確規定公開銷售房源應該落實‘一房一價’,并在10日內全部公開準售房源。在供應不足的地區,開通綠色通道,確保市場供給在合理范圍。”張向前分析道。
微漲期來臨樓市將進入最佳狀態
“2014年,政府的新政策放出了新的市場信號,今年的樓市發展,將走出瘋狂的發展階段,進入微漲時期。而微漲是樓市的最佳狀態,能讓產業發展與老百姓的財富積累成正比。”談到今年的樓市發展,鼎盛置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平如是說。
黃平表示,房價承載著老百姓對區域價值的認同,而這認同體現在資源的配置上。例如,北上廣的房價水平走高,與這些區域教育、商業、政治等資源的集中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受到貨幣升值的影響,房價水平還將處于上升時期。不過,從市場發展的大趨勢來看,隨著市場競爭的常態化,樓市將真正體現適者生存的理論,到了考驗開發商技術含量的時候了。
(海西地產網 柯藍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