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富力地產公布了2011年全年銷售業績。至此,已有十家龍頭上市房企公布了全年業績,包括萬科、中海、恒大、保利、碧桂園、龍湖、綠城集團、金地、世茂房地產以及富力地產。
這十家上市房企去年全年銷售業績為5707億元,與去年同期總額相比上揚了13.45%。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經過了長達一年的限購,這十家房企中,依舊有七成銷售均價同比上揚。
三成房企實現銷售目標
綠城業績下降34.87%
截至1月11日,已公布全年銷售業績的十家龍頭上市房企中,萬科依舊以1215.40億元的業績遙遙領先,中海、恒大則以逾800億的銷售額緊隨其后(分別為870.9億港元和803.9億元)。在一眾房企之中,恒大的銷售業績增長最為亮麗和去年504.24億元的銷售總額相比,同比增幅為59.43%。
其余七家上市房企2011年銷售業績分別為:保利地產。
上述十大房企之中,僅有綠城集團與富力地產的銷售業績出現同比回落。其中,綠城集團銷售金額同比回落逾三成,達到34.87%;而富力地產同比降幅則為6.84%。事實上,在綠城所實現的銷售業績之中,歸屬于上市公司綠城中國的權益金額僅為233億元。
彼時,2010年銷售的火爆讓開發商們覺得房地產市場的明天格外燦爛,由此紛紛大幅上調2011年的銷售目標。然而,他們顯然低估了政府調控的決心和力度。在上述十家房企之中,除去中海、恒大以及碧桂園之外,其余7家房企均未能如愿以償。其中,綠城依舊是一眾房企中距離目標最遠的開發商,金地和世茂房地產則緊隨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富力地產雖然下調全年銷售目標至320億元,它依舊未能如數實現。
公布全年銷售業績的房企中,恒大地產的銷售量超過萬科,達到1219.90萬平米,同比增幅為54.67%。其余房企的簽約銷售面積排名分別為:萬科以及綠城。
分析人士指出,限購令影響最大的,就是綠城集團,其銷售面積同比萎縮三成。
雖然,去年“銀十”之后,以龍湖、中海等為代表的房企率先打開降價之門,但并不意味著房價出現整體性的同比回落。數據顯示,除去龍湖、萬科和綠城三家房企之外,其余七家房企全年銷售均價依舊呈現出同比上揚之勢。
其中,綠城集團依舊以18877元/平米的銷售均價居于首位,不過與去年相比已經出現微幅下調,同比降幅為2.71%。中海、金地、富力、世茂房地產則分列銷售均價的前5名。其中,中海銷售均價同比上調幅度最大,為23.82%,與保利、碧桂園占據銷售均價上調幅度的前三名。
彼時,率先引領住宅銷售降價潮的龍湖地產,銷售均價回調比例最大,達到14.24%。由此可見,開發商迅速回籠資金的代價可謂不菲。
與此同時,萬科銷售均價回調了6.19%。值得注意的是,分析人士指出,與綠城、龍湖、金地等以中高端住宅開發為主的房企不同,萬科屬于高周轉、低利潤的公司。“他們(萬科)做的是中低端產品,利潤沒有那么大“,上述人士認為,一旦房價下調幅度過大,就將對其利潤造成擠壓。
在其看來,如果說對綠城這一類房企影響較大的政策是限購令,因為這強迫性的減少了成交量;但是對于萬科這類企業來說,房價的下行會真正影響到他們的發展。
綜合看來,上述十大上市房企在2011年成功攬金5706.87億元,同比增幅為13.45%;銷售面積總額為5395.27萬平米,同比增加了13.35%;銷售均價每平米超萬元,為11417元/平米,同比微漲5.60%。
1月11日,典型城市住宅存銷比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1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達到5998萬平米,同比增幅達到39.22%;環比增長4.05%。1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為14.4,刷新去年11月的記錄,“房價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
報告指出,2012年房企庫存壓力將進一步增大,房地產業還將深度調整。
(海西地產投資網 李修哲輯)